子,且总能在平凡之中见到真知灼见。
孙武十九岁蒙山求学。二十一岁的孙武漫游天下,考察历史古战场,迈步古战场,耳中浮出古代战鼓喧响,他依稀间看到了楚国和吴国的影子。孙武二十六岁之时,吴攻州来。楚与顿,胡,沈,蔡,陈,许之兵往救,战于鸡父(今河南省固始东南,一说在安徽寿县西南),楚军大败。次年,楚平王十一年,以舟师与越人窥吴境,楚平王至图阳(今安徽省巢县南境)而还。吴蹑楚之后,灭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
“吴国以弹丸之国,数败强楚,此种精神,到底是何支撑?”孙武在想。
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齐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联合栾,鲍,田三家反晏婴,失败。孙武作为田氏后裔,恐遭株连,逃奔吴国。听说伍子胥胸怀高原,敬贤爱才,这才来求见伍子胥。
伍子胥知他只能,见他前来投奔自己,自然十分欢喜,遂把孙武留在府中,日日向他讨教兵法武功之要义。
一年后,阖闾举伍子胥为行人,伯喜为大夫。伍子胥奉阖庐之命,请孙武出山练兵。孙武以阖闾姬妾为兵,演练给阖闾观看。姬妾之中有不遵号令者,孙武斩之。余妾大恐,奉令唯谨。一盘散沙,顿成铁军!吴王阖闾大惊之下,又复深深佩服,遂拜孙武为元帅兼军师,执掌吴之国政。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经国治军,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服越国,尔后进图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吴王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民劳,未可。”请再等待。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误之”的战法来疲惫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闾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条件。孙武和伍子胥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令尹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极其怨恨的情况,献联合唐、蔡以袭楚之计。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的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背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率领五十万吴国大军,大举攻楚。三路大军如同三把尖刀,直插楚都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吴军由今天的苏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