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回 除腐吏还民清平世

安,不是担心子蒲不能做好这个位子,而是担心万一子蒲为君,以他好战的个性,以及在众武将之中的威望,他若为君必会趁着晋国、齐国等国内乱,发动战争,再图东进。到得那时,秦国或许又会有大的战争,秦国的百姓岂不是又会跟着遭殃?

亲哀公左思右想,最后下定了决心,立夷公赢浪的长子秦惠公为君。

这秦惠公为人宽和,性情谦退。对待子蒲敬重有加,把秦国军政大权均交与子蒲打理。子蒲虽心有不甘,但见秦惠公如此敬重于他他也不好发作。

只得自己劝自己,再忍耐一时再说。

等过了一段时间,秦惠公整顿吏治,肃清贪官。秦国百官,上上下下,一片惊恐!

子蒲暗暗欣喜,心道:“官员贪渎,哪朝没有,值得如此大动干戈?百官乃君之手足,政令出自君口,却须百官执行,你把百官都斩了,我看以后还有谁来奉你的号令?不过•••百官能成为官,自是人中龙凤,莫看他平日里对他俯首帖耳,哪一个没有几分本领?万一把百官惹怒,百官造反,岂不是•••我的机会到了?”

想到此地,子蒲暗暗心喜。遂不发一言,静观时变。

却不想秦惠公肃贪大得人心,秦国百姓群情激昂,人人响应。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在这一片浩大的反贪声中,又哪里有人敢于反抗?

一时间落网之贪官腐吏不计其数。

秦国吏政清明,人心大快!

秦惠公的威望一路飙升,人心皆服,一举奠定了执政的基础。

子蒲万没想到,这个平日里面的像一个文弱书生一般的秦惠公,竟有如此魄力和才干。

心中惊惧之余暗暗庆幸,心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幸亏我没有和他直面冲突,否则,我的处境可要危险了!”

从此后,子蒲对秦惠公的看法大变,再不敢有丝毫轻视。

转眼间十年时间过去了。秦惠公死后,惠公之子悼公即位。

秦悼公在为太子之时,惠公和众大臣毫无君臣之间的拘礼。他自己对大臣温和宽厚,众大臣在惠公面前也是畅所欲言,毫无顾忌。甚或常因观点不同,争得面红耳赤。那子蒲更是嚣张,不但在上朝之时要众臣起立,还常常颐指气使,当中打断惠公说话,令惠公君威全失。惠公常常被顶撞地面红耳赤,满脸尴尬,却也不以为忤。

悼公对此等做法大不以为然。

这日,他瞅准机会,对惠公说道:“儿臣听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应实副其‘名’,各安其位,各守其份,保持距离才是。父亲和一干大臣不分上下、不分君臣,任由他们随意发言,甚或直言冲撞,却不加以惩治,长而久之,恐会丧失君主的威严。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