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回怕老婆原来有隐情(2)
“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你足够强大,把这帮子混蛋都灭了。二是,你和他们做朋友!”
“我哪里有这么大的力量把它们都灭了?再说我们现在好好的,我又有何必要把它们都灭了?杀来杀去,苦的不还是老百姓?”
“是啊!以老夫的脾气就算是把他们全都杀了也不解气!只是他们国家并不仅仅是这些混蛋,要杀了他们必须要打仗,打起仗来还是老百姓吃苦。唉,便宜了这群猪!看来你只有和他们成为亲友了!中原之人最相信亲友,凡出门办事必会先找亲友。和他们做朋友,他们的弯弯肠子又太多,着实不易。相比起来还是和他们做亲戚比较容易,你有女儿么?”
“没有!”襄公一愣道。
“那你有儿子么?”
“有!你是让我和他们做亲家?”
“正是!你如果和他们的其中一个人做了亲家,你是这个人的亲戚,便也就是他朋友的朋友了,如此一来你的朋友岂不是就多了?呵呵,你娶了他们的女儿,还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岂不甚妙?”
“哈哈哈哈!多谢姬唐兄指教!走,随我到秦国,我们喝一杯去!”
姬唐哈哈大笑道:“我还有事,你只要有办法了就行了,我得走了,改日再聚,告辞!”这姬唐慷慨豪爽,干净利索,说走就走,并不拖泥带水。说罢,也不多做解释,飞身上马,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襄公摇头一笑,深为能有如此豪爽的朋友感到庆幸。
襄公回国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和诸侯结亲。
襄公四子,唯有文公适婚,余皆幼小。结婚的重担也就落在了文公的头上。考虑晋国太子曾向秦国求亲要娶繆赢而未成,怕晋国记恨,未敢向晋国求婚。襄公一开始便向齐国、鲁国、宋国派去了求亲的使节。
求亲使节派去后,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回来。各国拒绝和秦国结亲的理由虽有所不同,有说家里女儿年纪幼小的,有说国家弱小不敢高攀的,但结果都是一样,被一个个辞了回来!
襄公忧心如焚。只好硬着头皮准备向晋国再去试试运气。正在焦虑的时候,文公走了进来,见父亲如此忧虑,文公说道:“父亲不必焦急,事情总会解决的,不行孩儿就亲自到晋国去一趟试试?”
此时的文公也就在个十七八岁,只生得面白无须,身材挺拔,一表人才,襄公见儿子如此英俊,心道:“我就不信,我这么英俊的儿子就找不到人喜欢!”遂展颜说道:“如此也好!也不必太为难自己,他不理我们我们也能发展,难道离开他们我们就不能活了不成?”
文公笑着道:“孩儿知道了!”
文公由大庶长赢非陪同,来到晋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