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回逛鼓楼宪公遇小偷
转眼间,宪公十四岁了。一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到母亲的房里,去给母亲风眠请安,却见弗忌从母亲的房间里出来,冲自己笑了笑,便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他一开始还道弗忌是来给母亲请示朝中之事,并没有多想,便直接推门,走到了母亲的房间里。
不经意间,却见母亲风眠偷偷地擦了擦眼睛,那眼睛红红地,似乎刚刚哭过似地,便走上前去问道:“母亲为何哭了?”风眠却强笑道:“我哪里哭了?可能是•••刚才眼里吹进了一粒沙子吧!”
他不好再问,却从此后开始留意起来。细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却再也没看到弗忌到母亲的房间里去过。心下倒是释然了,心道:“可能是我多疑了吧!”心下不由得暗暗惭愧起来,心道:“无端地怀疑自己的母亲,真不是东西!”
转眼间又是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这时他已经十五岁了。十五岁的他身材殷长,相貌俊朗,更增了几分成熟和沉稳,眉眼之间似乎还有几分倔强之气。这日,他在宫里闲着气闷,便叫小太监虎儿陪自己到宫外散心。
二人出得宫来,往东走了四条大街,来到鼓楼,这可是平日平阳城里最热闹的去处,这鼓楼乃是平阳战时召集城中百姓集中起来御敌之处,鼓楼北面有个高台,高台之上有一个大鼓,那鼓硕大无比,上面能站上十几个大人恐怕都不会觉得拥挤。可见一旦擂起其声必会传遍全城。只是,秦国自迁都平阳也仅仅用了一会儿,便是弗忌带兵征战荡亳二国之时。自那一回儿后,这鼓便彻底闲置到现在。
鼓楼前面有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上即使同时集合几十万人都绰绰有余。因这几年没有战争,这广场便做了秦国的一个休闲广场。广场上每天都人山人海,逢上大集更是热闹。
今天便是大集。但见这广场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煞是热闹。有挑挑的,担担的,唱秦腔的,打把势卖艺的,捏糖人儿的,卖黄桂柿子饼、腊牛羊肉的,卖文房四宝、玉石、剪纸、刺绣、碑拓、皮影、蓝田玉、秦腔脸谱、肚兜的等等等等应有尽有。有那一首叫陕西八大怪的民谣可以概括:一怪、面条像腰带二怪、锅盔像锅盖三怪、辣子是道菜四怪、碗盆难分开五怪、帕帕头上戴六怪、房子半边盖七怪、板凳不坐蹲起来八怪、秦腔吼起来。端得是十分热闹,令人心神开朗。
宪公这里看看那里瞧瞧,见到什么都好奇,见到什么都觉得好玩儿,简直是留恋往返,乐而忘归。
正在玩的高兴之时,却听一声尖叫,循声望去,却见一个姑娘指着前面一个人惶声叫道:“快些抓住他,抓小偷呀,抓小偷呀!”宪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