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再也支撑不住。“扑通”一声,从战车上摔下。用手指着西方,嘶声说道:“快,快,快,快救大王,大王危机!”说罢,一下仆倒在地,人事不省。徐偃王令人把那人救起,催促大军赶快进发。这时从军队里窜出一人,只见这人驾着战车疾驰到徐偃王面前,对徐偃王道:“末将愿带兵先行前去,请将军恩准!”
这徐偃王生的身材瘦长,微微有些佝偻,一张驴脸,肉皮松弛,两腮之肉,往下直坠,神情森然。只见他瞪着一双三角眼,定睛一看,来者是个小将,看年龄也就十七、八岁的年纪,面目黝黑,五官英挺,身材匀称,却没带兵刃,不由得心中纳闷,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连兵刃都没有,还如何打仗?又有何本领,能够救得大王?”
那小将说道:“我乃先王御马官宅皋狼之孙,大王御马官衡父之子,造父是也!我的兵器就在我的腰里缠着,不需再有其他兵刃!”说罢,把爷爷给自己的金龙鞭从腰里解下,顺手一抖,只听“啪”的一声巨响,那鞭便如虬龙一般,从半空里挽了一个鞭花,十丈之外,一棵小树,随着他的话音,缓缓地倒下。那小树足足有手臂粗细!众人大惊,这金龙鞭看起来也不是十分粗大,竟然有此等威力!
徐偃王心道:“这小将好大的能为!我可不能叫他前去,以免抢了我的风头!”想罢,哈哈大笑道:“你这缏子倒是挺漂亮,只是敌人又不是死的,难道像树一般地等着你去抽?带兵打仗,需要发挥集体战力,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只顾自逞英雄,还不是一盘散沙,如何能够打得胜仗?”见造父还有些不服,徐偃王大喝道:“还不回去,站在这里作甚?”
造父只得闷闷地回去。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只道大帅说的也有一番道理。他立功心切,主动请缨,未曾得逞,反遭一顿申斥,不觉有些沮丧!
且不说他闷闷不乐,且说这大洛,大骆虽比造父才大得一岁,但他自幼走南闯北,比造父的社会经验可要丰富不少。见造父闷闷不乐,他偷偷地赶上前去,对造父说道:“他是在嫉妒你,怕你抢了他的功劳!你我不如等上一会儿,偷偷跑了,自己前去,解救大王,省的跟他阴阳怪气地受罪!”
造父听罢,眼睛一亮,对他伸了伸大拇指,意思说道:“还是你行!”二人偷偷约好,等军队休息之时,一同逃去,先行救了大王,看他如何处置。有了主意,造父便又兴高采烈起来。
过了一会,大军又走了二十多里,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徐偃王命令大军埋锅造饭,稍事休息,再行赶路。
二人趁大队休息的当口,偷偷地牵出两匹马来,相约逃了出去。
二人正在匆匆地走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