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绚烂的阳光照进了一扇擦得光亮的玻璃窗。一层在玻璃折射下显得五彩缤纷的光晕经过了纤尘不染的空气,照耀在一团白色的物体上。这团物体大致呈圆形,周边有些不规则的皱摺,而且微微有些上下起伏。
忽然,一阵激情澎湃的交响乐在房间中回响起来。那团白色的物体动了动,从下面伸出一个黑黑的东西。镜头拉近,看清楚了,那是一个人头。
人头动了动,又摇了摇头,嘟囔了一句:“这么快就到九点了…”遂从那团被他裹成了一团的白色被褥中跳了出来。
门外传来一声:“刘铭,我去买菜了,早饭在桌上,你自己吃吧。”刘铭模糊地答应了一声:“好的刘阿姨。”,匆匆起床,进了梳洗间。一声悦耳的电子声音响起:“早上好,刘铭。现在开始梳洗吗?”刘铭应了一声,“嗯,嫦娥早,要快速模式。”“好的。”
五分钟后,刘铭梳洗完毕,换上了家用超脑嫦娥X给他准备的衣服,从桌上拿了保姆刘阿姨准备的中式早餐和牛奶,匆匆出了门。
出门经过一段超合金制成的甬道,刘铭来到了车库。刘铭大喊一声:“出车啦。”车库中一辆纯绿色的翔车飘了过来。刘铭说了声:“鑫宇电子广场。”翔车自动启动,刘铭的视线则飘向窗外。
2258年的S市,环境保护已经做到了当前科技力量所能达到的极限。所有的住宅及商业建筑全部利用22世纪产生而23世纪被完善的反重力学原理建在空中,在城市的地表,除了维持整个城市正常运转的超脑机房外,完全是各种能够四季轮换的绿化。这些绿化中,大概60%左右是供市民休憩游览的街心花园,其余的是市政府花巨大资金建起的中心生态园,所有的养护工作均由超脑完成,市民们如果想观赏这里的美景,只能通过家用超脑连接专用的观赏卫星调看。
刘铭是个中医爱好者,现在就读于中医医学院,是学院里有名的实验狂。据说他最崇拜的偶像就是古代神化传说中的神农,总幻想着有一天能象他一样尝遍百草。不过,一来,自从西医进入中国以来,中医一贯处于边缘状态,学习的人少,研究的人更少。偏偏中医相对来说比较看重经验的积累,学习的时间短了,治疗的经验少了,根本谈不上精进,由此造成了中医人才一贯的缺乏。
可是刘铭不同,从十几岁开始,他偶尔从网上看了一本关于中医的小说,就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其中的经络学说和草药学,更是入迷颇深。正是因为如此,在23世纪的国内,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用工厂生产的营养液来维持身体所需了,但刘铭却坚持让父亲找了个还会烧古老的饭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