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经大亮,通往县城的公路上,二十二辆卡车连同三辆大型平板车组成长长的车队,正驶向独立团设伏打援的地点----牛栏坝,一个公路穿行而过,却早已无人居住的小村。
一个小时前,伏击战斗已经打响。
兴集县内的援军的反应速度远比预料中慢得多,杨明所部在矿场的战斗结束后约一个小时后,保安团才慢吞吞行动起来,除留下约一个连七八十人守卫外,其余一千多号主力乱糟糟涌出城区,又在路上磨磨蹭蹭,直到遇上独立团一营的阻击。
赵长海一开始几乎都产生了对方已经察觉己方行动意图的错觉,直到战斗打响,才把一颗心放回肚子里;但奇怪的是,保安团行动拖沓还说得过去,可那一队机械人却也始终没有露面;这就有点反常了!
是以,赵长海并没有对保安团实施大强度的攻击,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搜索机械人的侦察行动上,炮兵和装甲兵都没有出动,仅以步兵依托阵地迟滞对方的前进。
而保安团似乎也不着急,攻一会儿,又歇一会儿。反正你独立团刚想喘口气,他“呼啦”一下冲上来,“乒乒乓乓”放枪放炮;你一生气想好好教训他了,他又“呼啦”一下缩回牛栏坝村,任你怎么挑逗就是不出来。
这仗打得有点邪门儿了!等赵长海意识到问题时,双方已经陷入僵持。
一时前,杨明等人接到一个坏消息:约一个小队的机械士兵迂回到一营侧后方向,双方已经接触交火。
赵团长命令:二营立即增援!
于是,二营立即中止休整,连同用缴获的护矿队武器武装起来的、由部分战俘组成的新编第三营,以及炮兵和新组建的机甲兵分乘二十多辆卡车直奔牛栏坝;其余近万名原军方战俘和被俘虏的护矿队成员一起离开矿区,携带电台就近转移至山区,等待进一步消息。
十二具改装好,但没有武器的QZ-12A机械外骨骼四四一组,放置在三辆大型平板车上,由杨明亲自指挥,所有十二名驾驶者都是从有驾驶其它机械工具经验的战士中挑选出来的;而且很幸运,其中有两名战士在战前曾经开过类似QZ-12A这样的机械外骨骼起重设备,经他们指导后,杨明等人也很快掌握了其中的窍门。
说起来,这玩意儿并不算难开,只是略显笨重一些,对*纵者的体力有些要求;而且匆忙间也无法加装武器,只能每具配上一块临时焊制的钢板作为盾牌,再加上一根60毫米粗的钢条作为近战武器;按照刘文轩的估计,每具拥有两块RXF-100电池的QZ-12A可以持续四个小时左右的战斗时间,作为突击力量使用还是足够的!当然,只能是近身作战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