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开陆军,华野抵抗军还建立起一支规模不小的空军部队,基地分布在苏、皖、鲁、豫、鄂东、赣、浙、闽等八省约十六个机场;共分为八个战斗机/攻击机联队、一个轰炸机大队、一个运输机大队,一个侦察机中队;另外,还专门在皖省的六安设立了一个航校。
随着抵抗军华野部队的一路高歌猛进,东南各省先后光复后,除少数死硬分子驾机逃往其他地区外,其余各地驻守的“联邦军”空军部队也先后投诚起义。
如此一来,抵抗军空军的实力一下子大增。
总计拥有F-7、F-8、F-10、F-11、F/B-7、A-5等各类战斗/攻击型战机四百余架,甚至还包括两架有故障的F-20A“威龙”型隐身战机;其他另有B-6型轰炸机十六架,C-7、C-8、C-9、C-20等大中型运输机二十一架,侦察机八架;最宝贵的是,抵抗军还得到了两架受损、且暂时无法修复的预警机和一架大型加油机;这些都将是未来抵抗军空军作战的核心力量倍增器。
位于六安的航校,则主要用于培养各类航空及地勤人才,装备有T-6、T-7、T-8、T-9、FT-5、FT-6、FT-7等教练机型数十架;这里将是以后海空军航空兵后备人才的摇篮!
杨明本人是空军出身,而一直以来,抵抗军也一直深受敌方空中力量无制约性破坏的困扰,因此特别重视空军的建设!
在得到了大批人才和装备后,杨明立即着手重建华东空军部队,并亲自担任航校校长,同时任命原闽省空军指挥官张平宇少将任空军司令。
除航空兵外,华野空军还包括要地防空兵、雷达、测绘、机场勤务等兵种,甚至还有一支三百人左右的伞兵突击营;其总兵力大约两万余人,真可谓小而精干!
海军的情况和空军差不多,都是在各省光复后,纷纷起义加入了抵抗军的行列;只是所装备舰只除少数几艘中型护卫舰和潜艇外,大都是些小型的近海作战巡逻型舰只,其象征意味更为明显一些。
加上岸防炮兵、导弹兵、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等部队,海军的总兵力也达到近三万人的规模,且整支部队的构成也十分丰富完善!
至此,华野抵抗军陆、海、空三军及各部文职人员总计人数将近四十万,军民比例差不多1:100;作为战时状态下,地方政府的负担还是比较轻的。
因为,更为繁复的地方重建工作已经开始进行。
各省级政府部门和作为中心的“华东联合政府”先后成立后,随即开始取缔在地方上滋生的各类乱七八糟的团体和组织,重新将新的行政团队在地方上建立起来,恢复秩序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