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要不我俩私下较量较量?”唐横之可不服气,提出较量的想法。
李沉舟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只是时机有点不太好,便与唐横之私下做了另个约定:““现在就算了,等看了我父亲情况以后再说吧,情况好的话,我们就找个时间暗地里较量一下,你看如何?”
唐横之当然不会反对,爽快说道:“行,到时再分高下。”
两人一路同行,相互探讨各自的练功心得,互补有无,均有所获益。
在探讨的过程中,李沉舟对铁剑门内三种修炼之法的理解则是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木剑峰的心法就是谢蝉衣所讲的以人入道,也可以说是去物之法,讲究的是以人为本,以人体自身为利器,着重于个人身体潜能的修炼,剑只是他们运用的工具,却并不是关键,所以唐横之他们更多的是修炼身体;功法与自己学的区别并不是太大,不过是一个修身,一个修心罢了,主要的差异还是着重点有所不同;由此,李沉舟间接推断出铁剑峰的心法估计便是御物之术,也就是谢蝉衣所说的以剑入道,以修炼剑体为主,剑的好坏事关修真者强弱。
因此李沉舟心中便产生了一个疑问,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心剑之法被谢蝉衣说得如此之厉害,为何又不让整个铁剑门的弟子都统一修炼呢?反倒要一分为三?
其实李沉舟并不知道,心剑之法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修炼成功的。须知人的资质和领悟力各有不同,选择修真的方式也就要有所区别,反之只会浪费时间。
而铁剑门在挑选弟子之时,便会根据弟子的资质和潜能进行分类,体弱者则去修剑,体质稍强者则去修身,而另外天资突出者,才会被安排去修心。
李沉舟能有这个机会,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天生的四象之体,谢蝉衣的本意是想观察四象之体在修真过程中的异相,以便记录下来作为后世之参考。不想在传授过程中,李沉舟的领悟力和学习能力大大超出了谢蝉衣的想象,这才让谢蝉衣下定决心要传授他铁剑门的心剑之法。
要知道这心剑之法难就难在顿悟,单单心剑二字,就已经足够虚无缥缈的,更不要说修炼大成。谢蝉衣这几十年来授人无数,却是无一人能学到精髓,大部分人学到一半就学不下去了,到最后都只好无奈转投木剑峰去学那修身之法。这也就是心剑峰从来就没有徒弟的真相。
走了约有二三个时辰,两人终于回到松江镇上。
松江镇,镇里有一条江,江两岸都种满了松树,小镇因此而得名。李沉舟家住松江镇的外围,只是一家普通的农户。
离家渐近,李沉舟不禁生出一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情绪。是陌生,还是别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