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银子能购两石大米一百八十五斤(相当天现在的一百零八点五公斤)。后来每况愈下,岁入递减。据传昨年,崇祯朝前年岁入仅八百万两。”岁入递减,而物价渐涨,崇祯那时就撑不住了吧,李岩叹了一下。
看李岩停住了没说清楚,红娘子接过来说道:“自从崇祯三年以来,这物价天天看涨,现在在山西一两银子只能购买那时的五成吧,江南稍好一些。”
陈飞现在也算是基本弄清楚现在的这个世界基本的经济状况。受那些胡编的电视影响甚深呀,以为这世界遍地白银呢,看来谈判底线应控制在十万两左右!可十万两现在也做不了些啥呀同,买米也只能买到五千吨大米,唉,这乱世发明真不值钱,这可是影响历史进程的技术呢。
正在这时,亲兵来报有钦差来了。
李岩忙带着众人迎了出去。来的是李自成从常洛山中带出的老部下张海,现在是李自成的贴侍卫,虽然品级比李岩低好些级,可人家现在是皇上身边的人,又是钦差。因此李岩不敢托大,先抱拳打招呼道:“原来是张兄弟来了,请进!”
进了正门,张海掏出一卷黄布圣旨,李岩忙率众跪下。陈飞也被迫跪在李岩身后,没办法,形势不由人呀!张海捧着圣旨读道;“奉天承运!大顺皇帝陛下诏曰:……,着制将军李岩明日行宫见驾!钦旨!大顺元年二月二十六日”一连串的废话说了半天,最后一句才说明了这次传旨的原因。陈飞不由得一阵腹诽,看来李自成这个戏帮排场越来越大了,皇帝气派做了个十足!还好李自成现在没太监,要是来个太监那尿骚味可就难闻了!
张海也非常尊敬李岩。因为李岩编了许多歌谣让小童倒处传唱,这也是大顺军现在一路势如破竹的原因之一。因此当李岩接过圣旨请他入内小憩时张海也非常客气地说道:“李将军,我还要去别的地方传旨,就不麻烦你了,以后有时间再聚!
说完张海又急急带着跟着的兵士往别处去了。
(本章已完)
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