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黄金之始

按耐住内心的激动,朱焦躺到床上平缓着高速运转的神经,在强迫自己进入睡眠无果后,只好使出数绵羊这古老的方法,不过数着数着脑海里的羊羔,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金条,然后又使劲的把金条变羊羔。

正当朱焦迷迷糊糊半醒半睡中,被端木静思破坏了,耳边传来敲门声和她那高分贝的叫唤,“起床啦,太阳照屁股啦,吃早餐啦,赶紧啊,晚了就没啦!砰、砰、砰!”

这顿早饭果然实现了端木静思的宣言,只见桌上摆着炸油条、油炸酸菜饼和炸春卷,朱焦洗漱完之后,见众人都已经开动,也不顾其他,开始扫荡桌上的食物。

期间打趣、奚落等俏皮话姑且不表,只见众人吃喝完毕后,带上朱焦的作品锁好门,往此不远的打金铺走去。

朱焦这趟带了两种材料,一种是黄金,另一种是白花花的银子。

打金铺的老板姓刘,很小的时候由于兄弟姐妹众多,父母无法养活儿,就把他送人了,他的新家就是个打金铺,他也自然而然的学了一手祖传的手艺。学了手艺后,他不甘于小县城的平淡,总是听同龄的一些童时玩伴,从外面回来讲述,繁华而精彩的世面。于是辞别养父母,带上家里给的大半积蓄,只身来到广东这个传说中遍地黄金的地方。可惜他来的不是时候,改革开放虽说也有不短的时间了,工厂也建了不少。当他随几个好友来到SJ镇的时候,他就开始失望了,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和农田。像他这样想出来闯荡一番事业的人,那是以百万来计算,往往一份工作一贴出招聘广告,来应征的人那是一眼看不到头。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地是,有次一家工厂招一扫地的清洁工,从贴出告示不到半小时,门前就排满了最少200人的队伍,当时吓了他一大跳。

由于带了家里的积蓄,又眼高的很,没有同好友们一起去找这些工作,而是租了间平房,挂起了金银加工的招牌。开张后的前三个月,他还自信满满地,等他身上的钱越用越少,生意却没做成一单时,才开始发慌。想想也是,来这儿打工的基本都是农民,不然谁在家里待的好好的,还来这鸟不拉屎的地儿。这些人身上也没几个钱,就算在工厂上班的发工资了,一般也是留几十块应急的钱之后,全寄回老家了,谁也不会往金银方面想,连念头都没有动过。

也有一些抱着和他,想做闯出一番事业的、生活条件不错的城镇小年轻,看到这情况如此糟糕,立马打道回府了。而倔强地他,一直坚持了半年才开张,在这半年里,他靠着省吃俭用,和家里的支援缓了过来,直到现在变成了老字号。

刘老板这天刚开展,美滋滋的享受了一顿可口的早餐,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