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成功制耙

一起着手做耙。

耙是一种把犁过的泥土弄碎的工具。耙的结构很简单,像一个放大版的梳子。

要制作一把耙,如果放在雷晓飞的前世,那真是最容易不过的事,找几根三公分直径大小的螺纹钢,把它打尖,然后焊接成一个架子就行。雷晓飞相信,要制一张耙,如果让他在前世的工厂做的话,他一个人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但在当世,哪里有电焊呀?要找根已成型的圆铁也没有。雷晓飞决定用木来做耙架,而做松土用的耙齿呢,当然就只好一根一根地去打了。

雷晓飞安排好王木匠跟洪彪两人做耙架后,自己就与张铁匠一起开炉打耙齿。

张铁匠家的打铁炉是一个简单的“地炉”,就是一个在地上垒三堵半的矮土墙,说三堵半的矮土墙,因为炉门的那一边的矮土墙只有半道。在墙中央搁放一个炉网,炉网下装上鼓风装置的简单炉。雷晓飞和张铁匠把煤块垒叠好在“地炉”的炉网上后,再把作引火用的木料点燃,然后拉动风箱,让煤块烧红。

拉风箱这粗力气活,当然是雷晓飞这个后生抢着干啦。煤刚燃着时,需要急风才容易红,雷晓飞就用力不停地做着往复运动,等到煤烧得通红时,虽是初冬,雷晓飞也已汗湿重衣,让他直叹当代的落后,如果放在前世,一台鼓风机就不费吹灰之力可能搞定,哪用这么辛苦?

周家父女听说是雷小哥召见,当然就匆匆赶来了。他们赶到番山墟“合作社”时,只见雷晓飞正在打铁。抡大锤这样的重活,当然也由年轻人干啰。周家父女眼中的天才雷小哥正把大锤舞得正欢,与张铁匠的小铁锤“叮叮当当”地汇成了一曲打铁交响乐。

从大锤准确的落点,从娴熟的抡大锤姿态,已看出了雷小哥是这方面的行家。周家父女不禁诧异地想:这个雷天才,怎么连抡大锤这样的粗活也会?而且还干得那么好,难道他真是无所不能的天才?

周家父女哪想得到,这才是雷晓飞前世在技校所学的专业,虽然他前世没什么用过这本领,但毕竟基础还在嘛,这不,在这落后的当代,这本领不就派上了用场?

耙齿的制作并不难,加上张铁匠的手艺不差和雷小哥的力气十足,才不大一会,十根耙齿就打好了。耙齿打好后,雷晓飞和张铁匠两人又陆续给十根耙齿做了淬火的热处理工艺,让耙齿的硬度提高。

周学士等雷晓飞忙完,才走上前去,抓起一根耙齿过目,只见虽是一根打成圆柱体,一头打尖的简单物件,但物件的圆弧过渡圆滑,并且物件上基本不见什么锤印,也就是说,这铁打得水平颇高,落锤力度均匀、落点准确。

周学士看完了手中的物件后,不禁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