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不得不承认,我高估了中世纪左右西方人的战争艺术。刚查看几个关于西方战争的战例,我很失望的发现,西方人在中世纪左右的时候,他们的战争模式还停留在中国夏商时期。以两名英雄的决斗来决定战争的胜负这种事情还屡见不鲜,决斗中,战胜者拥有对战败者的任意处理权,战败者的尸体连父母袍泽都不能过问收回,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情况实在让我无语,那个时候的西方人,是多么淳朴的人民啊!
兵不厌诈、胜者为王的思想早就在中国根深蒂固的时候,他们还在血淋淋毫无信义可言的战争中采用这么落后的方式,难怪当学习了中国先进文明的蒙古人挥军西征时,半个欧洲都被这群冷兵器时代的最强人类给征服了!如果不是四川钓鱼台那枚射死蒙哥大汗的弩箭,想必整个欧洲都要匍匐在蒙古铁骑之下吧?!
…………………………分割线…………………………
车莎城位于夜西草场以西,玉田卫以东。如果从地图的直线距离来看,车莎离夜西不过六百里,离玉田卫仅两百里。可实际情况是,从车莎到玉田卫快马仅一天一夜,而到夜西草场,至少需要十天!
车莎就在青藏高原北部的地质断层带上,从车莎往东是如老树盘根般的沟壑式地貌,整个大地地表如同老人脸上的褶皱,地形时分复杂,直到夜西草场才转为缓和。而往西却是平坦无垠的半沙化地带。
车莎就处在这样一个分裂点上,位置毋庸置疑是极其重要的。而匈奴人想要帮助月氏复国,这车莎就成了唯一的门户所在。
至于北面,哼,那复杂的地形,就算最强壮有力的吐蕃牦牛都不可能翻越过来,更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军队能够从北面进入夜西草场。
事实上,夜西草场就宛如气候地形无比恶劣的青藏高原唯一宠幸的儿子,夜西草场水草丰沛,地形险要,绝对是一处人间天堂。想要进入夜西草场,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吐蕃南部走夹马古道,一条是车莎穿过如褶皱般的丘陵山地,从北部是不可能进来的。
当然,小队人马还是可能的,但大队伍肯定不行。为了控制北部恶劣的地形有敌人窜入,匈奴王子多图在这里设有寮寨,就是相当于汉军瞭望塔的东西。每个寮寨有十人队、百人队不等的人手戍守,一旦有小股敌人进入,寮寨点火为号,聚兵歼灭;大股敌人若来,则点起烽火,快速撤退,集结重兵抗衡。
在占领夜西草场这七年来,寮寨的烽火除了四次意外点燃之外,还从未报过真正的敌情。
正是因为这得天独厚的地形,使得夜西草场在所有匈奴人心目中成了圣地,是长生天赐给匈奴人绝佳的生存之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