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千疮百孔,不论老州还是新州纷纷有不甘雌伏者冒头,无一不高举勤王旗帜攻城掠地,妄图称霸一方。整个帝国已经乱了……
西京中有识之士都很担心罗马和阿拉伯两大帝国会乘着这个时候突然对大汉发难,那就真的内忧外患,帝国堪虞。
不过这个担忧很快又烟消云散了---罗马人也死了皇帝,新皇还被叛军打败了,如今罗马内部也争斗不休,哪有时间东顾?至于阿拉伯帝国,这个国家与大汉之间还隔着月氏与匈奴人,一时半会打不过来,最多就在南边与帝国争夺一下婆娑州和缅州……那些新州之地,到处是密集的原始丛林,不要也罢。
大汉帝国,何时才能恢复往日的荣光?
这就是整个西京民众的心理状态了。他们担忧着帝国的现状,已经有了舍弃新州的念头,但又渴望着有朝一日帝国能重振声威,四夷宾服,万国来朝。
大雨中,一队巡逻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在长安大街上。百姓纷纷回避,站在屋檐下,露出复杂的眼神,望着这些兵士。
整个西京如今汇聚了二十五万军队,有军队就必须要有粮草,而粮草从哪里来?只能是这些百姓。
“唉,今天行政院又发了公告,商税提高了一成。这已经是半年来第六次加税了,再这么加下去,我这小店该怎么开呀!”
长安街上一间小茶楼的掌柜站在柜台后,望着路过的兵士幽幽叹息着。
小茶楼的生意并不错,大堂里坐满了人,但多是一些闲散的百姓花一两个铜币吃些便宜的茶水点心,二楼的雅座却是几乎无人问津。
二十五万大军啊,人吃马嚼,就算每人一天吃一斤粮食,那一天就是二十五万斤,一个月呢?两个月呢?一年呢?更何况,帝国还有敦煌的三十万军队,天山以北的二十万军队……整个大汉帝国的国库早就被掏空了,东宫太后早就下达了“就地募集粮草,各地郡守官民一体协同筹备”的懿旨。
整整十年的时间,大汉帝国每年都在打仗,这钱就跟水一样泼出去,粮食也就用的没边。赶在丰收年景还好一些,可这些年……唉,希望今年是个好收成吧!
大堂靠近柜台的一张桌子,两个穿着普通青衣的汉子正在喝茶,听见掌柜幽幽的叹息声,回头问道:“掌柜的,这些兵可都是禁军?”
掌柜的扭头,看见这汉子时不禁吸了口气。好一条大汉,虎背熊腰,宽敞的汉服罩在他身上都挡不住他虬结滚滚的肌肉,就算是坐在那里,那一身彪悍的气势也扑面而来。
“呃,是,是的!”掌柜被那汉子轻轻一扫,便有些喉头发涩,“两位壮士,可是,可是要去投军?”
这两个人进门时戴着斗笠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