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回家探母

个老实人,也是认认真真交朋友的,所以虽然他朋友不多,但关系都很铁,他与每个朋友交往,从没有这个人会对他有什么用处等这些功利之心,只是觉得此人不错,可交而已,目的单纯,但效果不错。

太史慈想了想,决定就以这种心态与孔融交往,自己的本性就是如此,这么做起来轻车熟路,也不觉的为难。

今后十几天中,太史慈几次拜会孔融,而孔融也十分高兴,常请他饮宴,双方情谊日密,孔融屡次送他金银财帛,太史慈刚开始坚持不受,但孔融态度坚决,实在不好推让,又想目前刘备缺的就是钱粮,还是得之将来充为军费好,于是收下,孔融大喜,对他更加亲密。

一次饮宴,酒至半酣,孔融举杯对太史慈道:“听闻子义投效刘玄德,可有此事?”

太史慈答道:“确有此事。”

孔融笑道:“子义乃当世虎将,前途不可限量,别的不说,我听说扬州刺史刘繇,也是北海东莱人,与子义同乡,对子义十分看重,数次投书请子义前去,子义何故弃一刺史而投一县令乎?”

《三国演义》记载:刘繇,扬州刺史。属下有其同乡勇将太史慈,却不能尽其才能。遭孙策攻击,战败,落荒逃往豫章。不久病逝,享年42岁。

历史上的太史慈,就是解北海之围后,投奔刘繇,后孙策攻灭刘繇,太史慈复归于孙策的。

太史慈正色答道:“我主刘玄德仁义无双、爱民如子,世所仰慕,现今虽只为一县令,但龙困于野,终有龙飞九天之时,我投我主,非为权位,为救国救民也,国事为重,故不敢念同乡之情。”

孔融闻言,敛容道:“子义深有见识,真国士也。”待他愈厚。

------------------------------------------------------------------

经孔融提醒,太史慈也意识到了刘繇,这几天又收到刘繇书信,请他去扬州效力,太史慈一直没理此事。但如今转念一想,刘繇乃扬州刺史,控制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和他把关系搞好,至少不要弄的太僵,也许将来对刘备的大业有好处。

于是太史慈找孙乾商量,给刘繇写了封回信,信中述说自己已经投靠刘备,不能前去效力,望祈赎罪云云,又大打亲情牌,重申与刘繇的同乡情谊,呼刘繇为兄,并允诺将来刘繇如有需要,自己一定效力等等,言辞恳切、情谊深厚,自然是孙乾代笔润色之故。

信写好,太史慈派人送出,长出口气,终于又完了一件事情。但近来太史慈老是感觉心神不宁,总觉得有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处理,但仔细想想,又想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