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太史慈带领进贡车队,又在兖州境内行了十数日,这日来到兖州与洛阳边界。杨修对夏侯渊道:“这些天多谢妙才(夏侯渊,字妙才)将军护送,我等十分感激,现今马上就要离开兖州地界,将军领军请回吧,替我等拜谢孟德大人。”
夏侯渊与杨修、太史慈相处日久,已结下情谊,尤其是与太史慈,二人脾性相投,又皆擅长弓箭之术,平日常在一起议论切磋,有惺惺相惜之感。夏侯渊闻听杨修之言,长叹一声,道:“我与二位相处甚欢,奈何就要分离,异日疆场之上,各为其主,还能复有把酒言欢之机会乎?”
杨修、太史慈二人闻言,皆不由伤感,太史慈叹道:“世事无常,天命已定,如有来生,再与妙才将军做知己兄弟。”
夏侯渊微叹一声,从怀中掏出一枚雕刻有凤凰的玉佩,道:“今日一别,不知再见何日,有一事相求子义,不知子义肯答应否?”
太史慈正色道:“除公事之外,我无有不从。”
夏侯渊一笑,道:“子义真公私分明也!此乃私事,我有一女(传说张飞之妻为夏侯渊之女,本书采用此说),名娟,今年16岁,数年前战乱之中,我与之失散,四方打探,无有消息,不久前听到传闻道我女可能现在徐州,但••••••子义也知道,我不好前往寻找,故拜托子义从长安回来后,在徐州帮我访之,如能让我们一家团圆,我感大恩不尽。这枚玉佩交于子义,我女身上还有一模一样的玉佩一枚,可为相认凭证。”
太史慈郑重接过玉佩,道:“妙才将军放心,我必不负所托。”
夏侯渊大感欣慰,道:“有子义此言,我就放心了。前面就是洛阳地界,自逆贼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后,洛阳已成空城,无主之地,盗贼横行,望德祖、子义二位一定小心。”
杨修、太史慈道:“多谢妙才将军关心,我等一定谨记。”
夏侯渊与太史慈、杨修告辞,领军回转去了。二人望夏侯渊去远,催车队上路,更加小心在意,不敢懈怠。
-----------------------------------------------------------------------------------------------------------
糜竺前往扬州招募甘宁,一去将近一月,这日守门卫士报告,说甘宁同意投效刘备,已与糜竺一起回到下坯,正在府外等候刘备召见。刘备大喜,亲领麾下文武出府迎接之,只见甘宁20多岁年纪,身长8尺,神情精悍,背插双刀,腰系铜铃,威风凛凛。当时正是寒冬时月,甘宁却还是短衣赤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