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了一半,而住在本地的年轻人也常是一副古怪的装扮,充满了异国情调,嬉皮的气氛。
一路上人来人往,购物的、吃饭的、闲逛的人川流不息。没有带上导游,蓝羽风并不担心迷路,这里几乎所有值得看的地方之间的距离都相距不远,就算偏离了线路,依旧能够回到原点。
除了各国美食云集外,沿着榕树湾道走,一路上都是精致的小店铺,有卖手工艺品的、有卖绿色生活用品的、也有各类自制饼干出售。附近设有烧烤场,姐妹潭适宜垂钓。白天很多小孩子在玩水,而到了晚上,常常有年轻人组织的乐队露天演奏、嬉闹,人们在音乐中狂欢,一片迷幻。
“老板,我们可以自己做蚵仔煎吗?”谢雨希翼地看着那老板。蓝羽风怀疑世上有没有可以拒绝这绝杀的目光。
“没问题,请随便。”那老板看了谢雨一眼,低下了头。自惭形秽啊!
台湾有很多的小吃,台湾的小吃也是出了名的又多又好吃。什么蚵仔面线、天妇罗、蚵仔煎、清蒸油炸肉丸、棺材板、阿宗面线、鲁肉饭、度小月担仔面、塘虱鱼肚……蚵仔煎怕是最出名的了,没吃过大多数人也该听说过,大S跟小猪的《转角遇到爱》造就了“蚵仔煎”现在的名声。
关于蚵仔煎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公元一六六一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余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由于制作简单,很多游客都习惯自己现场制作蚵仔煎,在这里也成了小小的风俗。现场就有人专门指点,不会有半点出错的可能。
说起来,蚵仔煎虽然到处都吃得到,但是很多人还是保持着要吃蚵仔煎,就要到蚵仔产地去吃的观念,因为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条件便是采用新鲜的蚵仔,这些新鲜蚵仔在产地现剥现卖,不必因为长途运送而浸水,所以颗颗肥美硕大、鲜美无比,做出来的蚵仔煎当然丰盛多汁。
除了新鲜的蚵仔外,番薯粉也是使蚵仔煎美味的另一个重要关键。番薯粉的种类很多,但只有纯番薯粉才能调出香醇浓郁的粉浆。将粉浆以适当比例加水勾芡后,加入韭菜,精纯的番薯粉也能巧妙地将肥美蚵仔的鲜味充分提升,做出最完美的搭配。
鸡蛋的选用也是一门学问,重视香味的店家会采用颜色深黄的土鸡蛋,冬天搭配茼篙、夏天搭配小白菜,并以能提香味的猪油来煎出美味的蚵仔煎,吃时再淋上以味噌、西红柿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