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临仙大典各般事宜

入门弟子会有专人辅导,这其实也是个双赢的过程,门下弟子修为不断提高的同时,宗派的实力也在不断地加强,随着宗派实力强大之后,又会不断地吸纳更多人才,以此类推,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选拔人才也是关系着门派日后能否的发展壮大的必要因素,所以,每百年一次的“临仙大典”各大门派反倒是显得比待选的散修之人还要紧张。

不过每次临仙大典举行的时候,各宗派招收新弟子的人数可是少的可怜,纵观整个修仙界内,能被各宗派看中,并着为弟子的,不过区区十余人,与这成千上万的散修之人的数量简直就不成比例,不少散修之人会因为自身修为和寿命的原因,根本就等不到下次临仙大典的举行之日,便以陨灭不在了。

而散修之人的来历倒是千奇百怪,不寻章法,有的各大家族没落之后遗留下来的子嗣或旁支,但这类人所占的比例倒是小的可怜,即便有的话,身份和地位也要远远高于其他同类,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是家族落寞了,但遗留下来的钱财细软和各种法器,也可保证他们在今后的修行路上一路顺畅,照样的锦衣玉石,只是少了背后强大势力的撑腰而已。

较之出自于落寞的修仙家族的修士不同的另一类散修的修士便是之前提到的那“千奇百怪,不寻章法”之人,此类人有的是祖辈曾经出过修仙之人,但后辈子嗣却无一人身居慧根,空有几本功法,但无人继承,直到家中出现了身居慧根之人时,方才从新踏足修真界,再不然就是遇到了某位入市的修仙之人,自恃修为甚高且同时又贪恋凡尘的荣华富贵,故而开班授徒,收下的一些慧根极差之人,更有甚者,便是机缘巧合之下捡到了一本修真类的功法书籍,按照上面所述,自行参悟,误打误撞的也勉强有了些真气,总之,这一干散修之人的出身,也只能用千奇百怪,毫无章法可循,来解释,否则的话也不会在修真界中被视为下等修士,不招人待见。

有了散修之人也就必然有“非散修之人”了,比如说,各大修仙家族的嫡传和旁系之人。

此类人从小便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之中,对投身宗派之后统一分发的一些低阶法器自然是不会放在眼里了,并且这群每天锦衣玉食,高床软枕的“公子哥”“娇小姐”们,身旁的长辈大多是早已成名多时的大修士,对于宗派内几十人共享的“授业师傅”更是鄙视异常了,岂会与他们为伍,自掉身价。

虽然修仙家族中人,很是鄙夷散修之人,更是不愿与他们为伍,但仍旧有不少修仙家族嫡系之人在家中长辈的陪同下前往各大门派拜山,在宗派之中历练数十年或是上百年之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