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洪伟的印象里,彭心平,应该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羽翼未丰的少年郎,和他交手,无异于是自寻死路。他哪里会想到,今日在卧龙山战场上,器宇轩昂,能游刃有余地,轻松游走于他剑下的年轻人,就是那个令沙俄兵闻风丧胆的彭振岳的儿子彭心平啊!若想到是他,也许他就不会这般口无遮拦地大放厥词了呢!
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托尔布津侥幸从吴心平剑下,捡回一条命,早已成了惊弓之鸟,早就巴不得有人挡在他前头,冲锋陷阵,替他去送死呢。如今,见马洪伟这般不知死活地,想和平安府的公子爷叫阵,心中不由得暗自窃喜,求之尚恐不得呢,又哪里会再去泼他冷水,所以,他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里,等着不知深浅的马洪伟栽跟头呢!
“不知马将军,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马洪伟:“我想趁热打铁,给他来个避实就虚,先发制人。”
托尔布津:“此话怎讲?”
马洪伟:“今夜,我要出其不意,给他来个双管齐下。”
托尔布津:“请你解释的简单明了一些,你们中国话深奥晦涩,在我们听来,是词不达意,言不由衷!”
马洪伟自信满满地一笑:“今日,我虽然损兵折将,堪称血本无归,但是,他萨布素,也离全军覆没不远了。平安府不是多管闲事,派人护送他回宁古塔了吗?那我就再派一股精锐骑兵,紧随其后,穷追不舍。”
托尔布津:“都说穷寇莫追,你这样做,还有意义吗?”
马洪伟:“有——当然有,我的此举,旨在声东击西,调虎离山。”
托尔布津纳闷:“什么意思?”
马洪伟:“我想反败为胜,扭转战局,拿下平安府,来祭奠今日壮烈牺牲的兄弟们的亡魂。”
托尔布津泼他冷水:“别白日做梦,痴心妄想了。平安府,地势虽然平缓,但是,却是进可攻,退可守,如骨鲠在喉般,牢牢地卡在我们的咽喉处。若是轻而易举地就可以连根拔除,那我们这几年的流血牺牲,岂不是轻如鸿毛,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吗?”
马洪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平安府建造后的这几年,你们寸土未进,那是因为,你们对平安府不了解。而我,之所以可以明目张胆地提出这个计划,那是因为,我对他们,了如指掌。”
托尔布津:“你想怎么做?”
马洪伟:“咱们不是有精锐的五百骑兵火枪队吗,傍晚时分,你带一百名骑兵,去追击萨布素和孟伯风。出发时,拉开距离,每匹马的后面,拴上一颗粗树头,。现在是冬季,要选枝繁叶茂的那种,要让马儿奔跑起来,拉起漫天的飞尘或飞雪,从而迷惑平安府的探子,让他们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