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又过了四年,待华二少十岁的时候,事情终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华府的生意也彻底没落了,府中的丫鬟仆人差不多都遣散光了。还好这祖传的屋子留了下来,一家人总算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日子虽过得拮据,却也不是那么糟。最后没有办法,华老爷不得不在街上摆地摊维持生计,不知遭了多少笑话。
后来华老爷请了一名颇有名气的老师教华大小姐读书写字,还好这位老师也是清高之辈,不然华家还真给不出太高报酬。而在华夫人的苦苦哀求下,华老爷总算同意让华二少也一同接受老师的教导。
华家大小姐着实聪明伶俐,短短数周便能熟背诗书,一手好字更是渐渐有了雏形,让这位老师喜欢不得了。
反观华二少既不动手写字,也不开口说话,只是坐在院里抬头望天,怔怔出神。这让这位老师摇头不已,也让华老爷与华夫人叹息不止。
直到有一天,老师正在朗诵某位诗人的《池壁赋》时,华二少收回目光,深吸了一口气,忽然站起身来,道:“老师!”
华二少一直被认为是哑巴兼傻子,他这突然开口说话简直是石破天惊,华大小姐与老师都惊呆了,微微张大了嘴巴望着他。
过了好久老师才缓过神来,道:“你、你有什么事?”
华二少却不说,抄起桌上的狼毫笔在纸上写了一行字转身离去。
华家大小姐凑过去一看,不由一惊,没想到华二少写得竟是比自己写得好,但随即又疑惑道:“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老师走近一看,登时一震,只觉得那笔墨苍劲,颇有大家风范,而最令他震惊的是上面的那句话,让他这位饱读诗书的学者呆住了:“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据说此后这位老师便周游列国去了,最后成了驰名的大宗师。
而就在当天傍晚,整个华府轰动了,上上下下聚在了大厅当中,震惊地看着华二少。
华夫人激动难当,泪流满面,抱着这个小儿子痛哭不已。
华二少当着众人的面跪在地上,道:“谢谢爹娘生我养我!谢谢大家照顾我!”说完重重磕了九个响头。
待磕完头,他丢下一句:“爹,明早你来我房间一趟,有些东西我要和你商量一下,这关系到华府未来的兴衰!”转身就回房去了,只留下呆滞的众人看着他离去的背影。
随后的十年时间里,华府渐渐兴盛,生意越做越大,慢慢成了西蜀国首屈一指的富豪世家。而华二少也从哑巴兼傻子变成了为人称道的天才,其事迹传遍了整个奇远城,成了年轻俊杰、闺中女子崇拜青睐的对象,王宫贵胄也都想要结交于他。
这一切的得来全靠华二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