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大帝的相助下,达摩在嵩山少室山上建立道场,名为少林寺,达摩面壁九年,而后在少林寺上开坛讲法,远近闻名,多有百姓高僧前来听道,渐渐地,佛法在北地也大兴了起来!
因为时处乱世。达摩为了让禅宗弟子行走江湖布道之时不遭欺凌,便命令禅宗弟子禅武双修。
达摩也没有料到。此无心之举竟然造就了日后的武林泰山北斗,赫赫有名地少林寺武道一脉。
达摩见佛法在北地传开,百姓人人皆知佛的存在,遂将禅宗道统传于二祖慧可,并做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便只履西归,回西方须弥山极乐世界去了。
达摩也因此被尊为东土禅宗初祖,重回西天灵山听讲寂灭*,证得罗汉果位!
达摩此行,不但让佛法广传天下,更抑制住了儒家的势头,见此,儒家子弟终于反击,他们选择另起炉灶,在人界选择了辅佐隋文帝杨坚。
也许是命中注定这儒法二家要毕生受到牵连,两家竟然选择了同一个人,迫不得已之下终于有了儒法两家的第一次联手!
隋文帝杨坚,汉族(杨坚祖上辅佐鲜卑族西魏有功,曾被赐鲜卑姓普六茹)华阴人。
杨坚原为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后得儒法两家之助,取北周而代之,建立大隋王朝,改元开皇。
……
公元589年,杨坚遣兵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同年琉球群岛(今台湾)归降隋朝;北方蛮夷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千万世为圣朝典牛马。
至此,地界自东汉末年三国之争以来,几百年乱世,正式重归一统!
杨坚上台后,自是重用助自己夺取天下的儒法两家弟子。儒法两家弟子也是各取自家之长,共同制定一套影响后世几千年的治国方针!
隋文帝杨坚采用法家治国方针:确定了三省六部制,简化地方官制。三省为尚书、门下、内史三省,行使宰相职能,辅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内史省负责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门下省负责审查内史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部。记这样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开创了地界封建社会政治体制地新阶段。
隋文帝杨坚吸取儒家“仁政”思想,重新修订法家《开皇律》:对前代八十一条死罪、一五零条流罪、千馀条徒、杖等酷刑以及灭族等都一概废止。同时。又减轻了许多法律的内容,如“流役六年,改为五载;刑徒五岁,变从三祀;其馀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对犯人处置采取审慎态度,而不是草菅人命,有效地防
(本章未完,请翻页)
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