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正走处,只见空中有一条玉龙叫唤,菩萨近前问曰:“你是何龙,在此受罪?”
那龙道:“我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望菩萨搭救搭救。”
观音闻言,心中大是惊奇。这是何等怪异,路上所遇之有缘人个个与天庭难分难解,牵扯一起,如今这小白龙乃是枯木逢春之命,再加上那孙猴子的先天庚金之体,金蝉子烈火焚金之命,五行恰巧凑齐,是天意预助佛门,还是有人暗中使诈?
观音不解,却又不敢怠慢了佛门大事,终究救下小白龙,许他为取经人脚力,将他送在深涧之中,只等取经人来,变做白马,上西方立功。
解决了小白龙一事,观音不作停留,直飞五指山,寻找最后一个有缘人——孙猴子。
行不多时,忽见金光万道,瑞气千条,有如来的压帖在那里,观看帖子,乃是“络嘛呢叭迷底”六字真言。
菩萨看罢,心中却莫名的叹惜不已,作诗一首,诗曰:堪叹妖猴不奉公,当年狂妄逞英雄。欺心搅乱蟠桃会,大胆私行兜率宫。十万军中无敌手,九重天上有威风。自遭我佛如来困,何日舒伸再显功!
观音这诗作的,面上乃是感叹齐天大圣的威风和际遇,但字里行间的一些感触又何尝不是在舒发自己郁郁的心情?
修道之人本就是逆天行事,顺天而为不过是为了逃大的,跟而今的那些逃税的资本家一样,趋利避害,打着顺天行事的名义逃避自己逆天的手段,除开那些已经神经质的狂信徒以外,大多数“有道真修”之人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原本身为天地间几大顶尖势力中人的观音又如何会不明白,他这是在羡慕孙悟空呢,好歹当初还曾闹的一闹,也有威名显赫之时。这些他原本也有,当然,“她”现在也是名声鹊起,不过却不如原先在阐教中时。
当年道门大兴,阐截二教共领天下道门之首,虽然阐教在人手上面差些,但却是个个名声在外的人,阐教十二金仙,哪个在外不受人尊崇,虽然偶有些不快,但好歹也是名正言顺之人。
而今却是不同,观音哪怕现在比当初的威名还来的大些,修为也高了些,但却是背了一个叛教之人的骂名,而且背后还有人讥笑来着,人妖,虽然修道之人不在乎性别,但总免不了受人嘲笑。
如此现状又何尝不是现在孙悟空的情况,真真不知什么时候才有翻身的一天。
师徒们正说话处,早惊动了那大圣。大圣在山根下高叫道:“是那个在山上吟诗,揭我的短哩?”
菩萨闻言,径下山来寻看,只见那石崖之下,有土地、山神、监押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