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春其实也不是柳庄的人,她的祖籍究竟在哪里,没有人知道,后来的历史书上也没有作任何记载,反正来柳庄之前是在无盐,于是柳庄的人以及后来的齐国人再至以后的历家都把她称作无盐女。
从无盐一路流落到柳庄,钟离春决定不走了,就在庄子西头找了间废弃的破屋安下身来。到无盐之前以及从无盐到柳庄,钟离春见到了太多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遇到了太多的势利白眼和廉价的可怜同情。心理上她觉得太累了,她需要休息。因此,当她十八岁那年拖着十分虚弱的身子一步三晃地倒在这间破屋的门槛上时,当邻居们闻讯赶过来帮助她照顾她时,她在内心已经打定主意不走了。
于是,柳庄地保的户籍登记簿上就有了无盐女的记载。
在那个时代,十八岁的姑娘早就应该嫁人了,甚至已经身为人母那也是很正常的。但事情落到无盐女钟离春身上,却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为什么呢?说实话,这女人也太丑了,造物主把所有女人的外观丑陋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据史书记载,无盐女生得臼头深目,长指大节,卯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如漆。令人望而却步。尽管那是一个民风古仆的时代,但是爱美却是千古至今的人之常情,丑女待字、丑女难嫁也是千古至今的普遍现象。你无盐女,一个贫穷的孤女加丑女,当然就成了男士们放弃和不屑一顾的对象,这实际上也是无盐女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自己这个致命的软肋,钟离春是非常清楚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她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来到柳庄,柳庄的乡亲们能够接纳她,不象无盐等地的人们那样把自己当瘟疫,她已经在心理上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哪里还敢奢望其他的什么呢,哪里还敢计较邻居们的“欲言又止”和小伙帅哥的“望而却步”呢。简单地说她是早就死了那条心。
但是,当柳庄南头那个叫南郭先生的人出现后,无盐女平静的生活就被激起了一层浅浅的涟漪。
那天的一场雨后,无盐女闲着无事就翻出一支芋来在那里慢慢地吹着,吹的曲子恰恰是燕国蓟地流行的一支思乡曲。屋檐的雨滴落下来打在屋后边的芭蕉叶上,声音很大很响亮,“扑、扑、扑、扑”地似乎在为吹芋人打着节拍。更让芋声里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曲过后,屋外响起了击掌声。待无盐女回身望去时,南郭先生已经踏进了门槛。
进得屋里的南郭先生双手一揖道:“姑娘莫怪,小生失礼了。适才姑娘所吹曲子,引起小生对家乡的思念。敢问姑娘可是燕国蓟地人氏?”
无盐女这是第一次见到南郭先生,由不得不对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