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太后在柳庄的陵墓修得很不错。虽然地点仍然还在她原来的老屋基之上,但占地面积却比原来大得多。原来的老屋基在庄子的西头,现在仍然在庄子的西头。原来是坐北朝南,现在还是坐北朝南。原来从庄子的大街上不能直接过去,要折返几条小路,现在把小路扩宽变成了大路,从街上的十字路口可以把马车开到陵墓的大门口。陵墓大门是一座三层六柱的牌坊,牌坊上的两个大字“钟陵”采用的是阳文贴金,比一般的阴文描金要显得气派得多。牌坊两边分立着两蹲麒麟,主祥瑞平和之气。进了牌坊就是一溜石阶,再往上就是祭奠大厅,大厅的后边才是棺椁所在的墓地坟头。
柳庄的乡亲们听说钟太后也就是她们熟悉的无盐女要回来安葬,他们觉得这是柳庄无比荣幸的事情,全都抱着积极支持全力配合的态度。钟太后原来的邻居主动把自己的屋子拆了,另外找地方新修临时住房以避风雨。扩路的时候需要从好几户乡亲的屋外经过,这几户乡亲没有等到谁来动员做工作,他们一看到施工的人在那里划线丈量,自己主动就把猪圈、围墙拆了,让出地方来扩路。庄子里年青力壮的,特别是那支自卫队的队员们全都投入到修建墓地的工程中尽义务,不要工程上的一分钱。是工程队的人实在不好意思了他们才勉强吃了工地上安排的饭,算是给了工地上一点面子。英瓜老爹和老地保把那些年纪大一点的人组织起来在工地上值班守夜,保护那些来之不易的建筑材料不被偷盗。柳庄百姓的这份热情和精神,得到了鸡冠亭和临淄县衙的高度评价。消息传到齐缗王那里,连齐缗王都感动得直是叹息。
从古自今都是这样,任何工程,只要资金到位,只要当地老百姓认可,他们有一种合作、配合、参与、支持的态度,这个工程的进展就一定顺利。整个“钟陵”工程耗时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远远望去,苍松翠柏中的墓地显得甚是壮观,为柳庄也算是新添了一处神圣而别致的风景。
正式安葬那天,全柳庄的乡亲们都来了。陪着钟太后遗体一道前来的还有后宫的总管赖星河以及一干后宫人士。本来要一同前来的齐缗王因为突然感冒发烧,所以没有来成,但他有挽联挽幛等物敬献,还有那个“大齐国母钟离春之墓”的手书碑文,也算是大大提高了葬礼的档次、彰显了墓主人的身份,让九泉之下的人可以瞑目了。
晌午之后,参加葬礼的人们陆续离开了墓地。南郭先生柳下聪却没有走,他一个人独自在钟太后的坟头上发呆。
眼前的一切在柳下聪看来仿佛就象做梦一样,来得那样突然,去得那样匆忙,好象一眨眼功夫自己就孤零零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