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聪的这一番话,让他那些本来有点畏畏缩缩的芋手们大吃一惊。柳下聪是在走上台前的路上想到这些内容的,他哪里还来得及告诉芋手们呢。芋手们完全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柳下聪还没有说完,有些芋手就明白了他们这个团长的意思,情绪就开始被调动起来了。当台下的观众听众和评委席主席台上响起排山倒海一样的掌声的时候,芋手们已经恢复了原来的精神头儿。一个个吹奏起来特别的认真、特别的卖力。那效果也就特别的好。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芋这种乐器在楚地很是少见,人们有一种新鲜感。二是曲子选得好。《划船》、《炊烟》和《赶海潮》都是齐地民歌中的精华。加上芋手们吹得好。所以演奏一结束,台下又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效果之好、受欢迎程度之高,超出了柳下聪和他的芋手们的预料。
但是,达到这么好的演出效果的齐地民歌演奏,在最后评定等次时却遇到了麻烦。人们看到评委席上的评委们一个个紧张万分。有一个评委在评委席和主席台之间不停地来回跑动。最后还是东道主楚国的演奏获得了第一名,而柳下聪的齐国乐队的排名是和二。对此,柳下聪和他的芋手们都没有太在意,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效果,能够得到第二名,他们认为已经很不错了。接下来的几天,齐国乐队就在楚国乐队的邀请下到楚国国都附近几个地方作交流演出。
几天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就在柳下聪和芋手们准备回国的时候,、秦国驻楚国的代表,有点象现在的大使一样的人物找到了柳下聪,说是秦惠文王邀请他们在回国的路上绕道出访秦国,把齐地优秀的芋乐带到秦国去,让秦惠文王开开眼。
对于秦国的邀请,芋手们真是欣喜若狂,谁不想趁此机会公费旅游一回呢。但柳下聪却不敢贸然答应。擅自改变出国路线,这要放到现在也是违反外事纪律的。可秦国的代表说这事儿已经为你们考虑好了,秦惠文王已先有专函商得齐缗王同意,所以请你们放心大胆地访秦。
经不住芋手们的一再鼓动,柳下聪就带着二十个芋手转道西北方向直接去了秦国。
到了秦国以后,情况与在楚国时大不一样。负责接待的秦国礼乐官员把他们安排在咸阳最豪华的宾馆里住下后,当天晚上就是盛大的欢迎宴会。出席欢迎宴会的有秦惠文王和朝中一干大臣,规格整得蛮高。把柳下聪的芋手们整得激动无比。第二天又有专人陪同到骊山去参观闻名的周幽王峰火戏诸侯的地方。芋手们一边爬山一边感叹,都说秦国好,都说秦惠文王没有架子礼贤下士。当大家都爬得一身大汗下到山脚的时候,那秦国的礼乐官员早已在热气腾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