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而今天这个大会的主题又是俞伯牙钟子期,显然搭不上调,怎么办呢。柳下聪拍了拍脑门,忽然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齐地的乐曲同俞伯牙钟子期联系在一起来思考问题,眼前就豁然开朗一片光明。
于是柳下聪带着芋手们昂首挺胸地走上表演台。待芋手们纷纷坐定以后,柳下聪走到台前,先向主席台方向的楚怀王和楚国的文武大臣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又向主持人方向的评委们鞠了一个躬,然后对着台下来听表演的观众们深深地一鞠躬。站直身子以后,柳下聪声音洪亮不卑不亢地说道:“在楚国出生的俞伯牙先生为当今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华夏文明的传播立下了不灭的功劳。俞伯牙钟子期先生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博采众长、博集天下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光大的。俞伯牙钟子期先生的代表作品,也就是刚才各国代表演奏的《高山流水》一曲,就是在学习和借鉴了我们齐地的民歌小调的基础上才获得巨大成功的。在我们齐地有很多民歌小调里边都可以看到俞伯牙钟子期先生作品的影子。齐地民歌小调与两位老先生的作品有着一种天生的师承关系。所以在我们齐地,学习纪念两位老先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演奏堪称师表之作的齐地民歌小调。这同楚国等地演奏《高山流水》等原作是一个意思,都是为了学习和纪念两位音乐大师,都是为了弘扬华夏之文明。因此,我和我的代表团受大齐国君齐缗王的派遣,前来楚地学习楚怀王治下文化事业发展的经验,也要传播齐地的文化精髓。下面,来自大齐国的代表团就为楚地的百姓们演奏对《高山流水》等作品有启迪意义的齐地民歌《划船》《炊烟》和《赶海潮》。”
柳下聪的话一说完,那些台下的观众听众们首先就鼓起了巴巴掌。前边各个诸侯国的乐手们演奏的都是一样的内容,全都围绕着俞伯牙钟子期转,不是《高山流水》就是《飞雪留春》,他们也听不出个所以然,也分不出哪个好哪个差。很多人的脸上都有了烦燥的表情,一些人还有提前离场的打算了。哪知道最后一个上台的这个来自齐国的大个子一番话把大家的兴趣又重新提了起来。你看人家说得多么得体,连他们齐国人都承认俞伯牙是咱楚人嘛,那晋国的那些家伙还偏偏要和咱们争,说什么俞伯牙是他们那里的。你再听,那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是从他们齐国学来的,这咱们倒是没有听说过,这倒要好好地听一听。于是这些台下的观众听众们就一窝蜂似的鼓起掌来了。
在这样的现场上,观众始终是大多数。观众一鼓掌,那边评委席上也跟着传出了掌声。评委们一鼓掌,对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