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聪了解了苏代向齐缗王提的建议,要派人到燕国去说合沟通以后,心下就有些动了。动什么呢?他毕竟是燕国人啊。家乡的情景、亲人的面容哪里是那么容易就忘记得了的呢。虽然在齐地生活了三十来年,可那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还时常出现在他的梦中。虽然自己的亲人已经全部离世,但却无时无刻不在他的思念之中。即使在柳庄与无盐女有过要在此地了此一生的想法,即使是后来当了国师当了相国在档案里填写的籍贯都是大齐国临淄县鸡冠亭柳庄,但他的内心总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齐国人。他的燕国情结家乡情结平素间是不会轻易表露出来的,所以这么多年了,除了无盐女也就是那个已经作古的钟太后之外,再没有人知道他是燕国人,再没有人知道他的家乡在蓟地。可一当人们提到燕国的时候,柳下聪总要显得关注一些,有关燕国的消息他也会更加的留意一些。苏代的这个想法就让他不得不心动。
但是心动归心动,他可是一点儿也不敢盲动。想法归想法,外表上一点儿也不敢燥动。你把人家全齐国的人都瞒了,你把齐宣王齐缗王两爷子都瞒了,现在你要跳出来说自己是燕国人,说自己想家了要回去,你这不是没事儿找抽吗。
于是柳下聪就在那里稳起,直到齐缗王为这事儿找他。
齐缗王对他说:“我想了很久,隐士先生说的话有些道理。这场经济战要想早些结束,还得要那燕昭王发话。这么多年了,燕国人对我们的仇恨越积越深,随时都要想报三十年前的仇。而我们现在力量又不行,无论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经不住折腾。还是以和为贵的好。寡人一直在找这个能够担当重任的人,思来想去,还是爱卿你最为合适。不知爱卿是否愿意为我走一趟,为大齐走一趟?”
柳下聪听了心中不由得一阵窍喜。但他并不喜形于色,还要假意推辞一番。他回答说:“感谢大王对我的信任。但我资历尚浅,能力也弱,恐难当此大任。况且我才从楚国回来,那燕国人知道我是去借钱与他们抗衡的,内心只怕是恨死我了,我去实在有些不妥。大王还是另请高明吧。”
齐缗王也想到过他说的这两层意思,但现在齐国是人才贫乏,实在是找不出更合适的人来。于是齐缗王就说道:“爱卿尽可无忧。资历不深就正说明你与三十年前的事情没有关系。你的能力也是咱们大家伙儿都看到的,没得二话可说。至于楚国之行嘛,不是没有成功吗。如果齐楚联盟形成了,钱也借到了,他们恨你怨你还说得过去。现在无功而返,他们就没有理由找你的麻烦。”
其实齐缗王说这番话多多少少带有一点哄孩子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