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糊涂从军

184年为甲子年,历史上,著名的黄巾之乱就在此年爆发。

往日繁华的沾县城越来越萧条了,城里的掌柜的把价钱压的更低了,为了能个好价钱,从去年8、9月份开始,孟昉和杜长就开始经常翻越大山,走上百里路,到山那边的冀州去。从家里出发,翻过了山头,顺着山路往东走,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冀州、并州相邻的常山、赵国、中山,最远的一次还到过巨鹿。历史上,黄巾之乱时,冀州则是暴乱的重灾区。

这日,孟昉和杜长来到了常山国首府所在元氏县。老远便看见城门前人群拥挤、不少人在那交头接耳。

“大哥,咱去看看出什么事了!”杜长依旧没改掉好凑热闹的习惯,话没说完,人已经跑了出去。

“常山相刘政布告四方百姓,今黄巾欺君罔上,聚众造反,残害生灵,荼毒百姓。为防府郡守备之不周密,奉天子明诏,招募四方精壮之士,从军守士,保境安民。”

“黄巾?干吗的?胆子那么大,竟然敢造反。”

“你还不知道啊,黄巾就是太平教。听说张角造反了。他们全都着黄巾为摽帜,这离远一看呀,就像蛾子头上的触角一样,所以很多人又叫他们‘蛾贼’。”

“没看出来啊,二狗子,你知道的挺多啊!”

“那是当然,我小舅子可是都尉大人的亲卫。”一个看榜文的瘦个面有得色的炫耀着。

“都尉大人的亲卫?太守大人刚认命的孙瑾孙大人的亲卫?”

“那是当然,这次黄巾造反声势可大了,除了冀州,青州、徐州、幽州、荆州、扬州、充州、豫州都有黄巾造反,很多地方还没打,当官的都吓跑了。”

“哼,那些当官的,除了压榨百姓,还会干些什么,没人造反才怪。”杜长冷不时的插了一嘴。

“大胆,口吐狂言,难道你想造反不成?”守榜文的军士长戟对着杜长,冷喝道。

“怎么着,难道说句实话就是造反,那今天我还真把话撂着了,你能怎么我。”

“杜长!”孟昉连忙叫住他,“官爷,我二弟是个浑人,您别跟他一般见识。”我拉着杜长,一边道歉,一边偷偷瞄了下城门那些官兵。说实话,凭杜长的本事,两个普通士兵还真没什么,但是这里距城门只有不到五十米的距离,而且除了守门的城门督及几十个兵卫,还有一个身穿盔甲的壮汉,看城门督恭敬的样子,此人明显是个大官,说不定还是个高手。孟昉就怕吵闹声把他们都吸引过来。可有时候就是这样,人越怕什么来什么。那人明显听到了这边的吵闹声,而且往这边走了过来。

“吵什么吵,看不到都尉大人在这吗?”城门督环视一眼众人,严肃的对看榜的兵士喝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