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寒食临近

严格的说来,更像时代特色。正如楚怀王好细腰,唐朝以肥为美,明清三寸金莲,21世纪丰胸肥腚一般。

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无论是门当户对,还是父母之命,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恐怕就是月蓉本人,也是如此心思。

孟昉也能感觉出来,张懿对郭嘉客气,不过是碍于自己的情面而已。

正统思想教育下的张懿是不可能接受郭嘉这样的女婿的。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王昶在《戒子书》中便把郭嘉之子郭奕拉出来做反面教材,要其子不要效法他,文中言:“颍川郭伯益(郭奕字伯益),好尚通达,敏而有知。其为人弘旷不足,轻贵有馀;得其人重之如山,不得其人忽之如草。吾以所知亲之昵之,不原儿子为之。北海徐伟长,不治名高,不求苟得,澹然自守,惟道是务。其有所是非,则讬古人以见其意,当时无所褒贬。吾敬之重之,原儿子师之。”

《三国志》中记载,郭嘉与曹*第一次相见,论天下事,郭嘉喜曰:“真吾主也。”这个“真吾主”可不是谁都能当的。

可以说,若不是曹*慧眼识珠,郭嘉一生很可能是个悲剧。

后世是否知道郭嘉此人尚未可知,更不用说他想名垂千史了。

孟昉与郭嘉要好,一方面是因为孟昉知道郭嘉是个旷世奇才;另一方面,孟昉来自后世,更习惯无拘无束的生活,与郭嘉可以说是“臭味相投”。

想让张懿接受郭嘉,难!

“贤弟,你有多久未回沾县了?”张懿边斟酒,边对孟昉说道。

张懿见无人应声,疑惑之时,抬头望去,却见孟昉两眼瞪着,一副沉思状。

“贤弟?”张懿又喊了一声。

孟昉这才回过神来,见众人全部看着他,还以为几人敬他酒,忙举起酒樽。

张懿见他失魂落魄的样子,顿时哑然失笑:“贤弟想什么呢,如此专注?”

“哦,弟突然想起在老家过寒食节的情形,一时失神,不曾听见正礼兄呼喊,还望见谅!”孟昉这才发现自己会错了意,忙随口编了个理由。这种事自然不能说出来,更何况,一切都只是自己猜测,孟昉当然不会傻到当众说出来。

“呵呵,无妨!为兄是问你已多久未曾回得沾县了!”张懿笑了笑,说道。

“兄长忘了,弟自年初报得父仇,逃离沾县,到如今不过两月有余。”孟昉出声答道。

“哦,是为兄糊涂了!“张懿拍了拍脑门,恍然大悟,这才想起了,孟昉曾经说过。

“爹爹老愚了!”一旁月蓉揶揄道。

“养女不孝,岂有女儿诅咒生父老愚之理?”张懿故意拉下脸来,沉声说道。

“本就如此,爹爹岂能做那掩耳盗铃,听不得逆耳忠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