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故人相见

三月的洛阳,已是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虽然大汉朝各州一片萧条。农民起义接二连三,但是洛阳依旧是那么繁华,丝毫没有受到他处的影响。

朝中的传闻终于变成了现实。

司徒袁隗罢,以廷尉崔烈为司徒。

及拜之日,天子临轩,百官毕至。汉灵帝偷偷对身旁小黄门道:“后悔没有坚持一下,不然,能卖到千万。”

灵帝奶娘程夫人时在侧,闻言应道:“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看我薄面,才输钱五百万,陛下还不知足啊!”

二人声音虽然不大,却被不少官员听进耳中,堂下议论纷纷,作为主角的崔烈也是万分尴尬。

早朝之后,张懿回到府上,愤怒之情无法言表,便找来孟昉,诉说自己对朝廷的失望。孟昉完全充当了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当下也不说话,只是点头应是,算是对张懿无声的支持。

整个大汉朝早已病入膏肓,崔烈买官,不过是冰山一角。即便张懿们多么想力挽狂澜,也根本挡不住历史的车轮。

两日后,张懿更带来了一个让孟昉又惊又喜的消息——孙瑾升任常山相,如今已到京城述职。

“正礼兄,能否邀请孙瑾到府上,昉欲见其本人。”孟昉激动的说道。虽然身在京师,孟昉心中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杜长的消息。当晚,兄弟二人分离,便再也没有见面。杜长是死是活,孙瑾至少要了解一些。

“这个……”张懿闻言也是面有难色,“贤弟有所不知,内臣外交本是朝廷之忌,我若是公然招孙瑾到府一叙,只怕不妥……”

孟昉神色一滞,这才想起,古代有些朝代好像有什么内臣不得外交之令!

所谓的内臣,主要是指宫内的宦官,不过也包括皇帝的近臣,张懿自然在此列。

“这却如何是好?”孟昉顿时有些急了,只怕孙瑾离开京城,孟昉想再见他就难了。

“贤弟不必焦虑!容为兄想个法子!”见孟昉一脸急色,张懿忙安慰道。

既能见面又要避嫌,张懿在房中来回踱着步,苦思着适合的方法。连续几次,张懿都是停住脚步,随后又摇头叹息,旁边孟昉看的心急火燎,却又不敢打扰张懿。

“看来只能用此办法了!”想了半天,张懿还是想不到最安全适合的办法,最后只得叹息道。

“什么办法?”孟昉忙问道。

“为兄托人安排你们在别处相见,不过贤弟需谨慎行事,万不可暴露了行踪。”张懿眉头紧锁,犹豫道。

毕竟如今孟昉身份特殊,无论是被发现他逃犯的身份,还是与孙瑾相见,他张懿都脱不了干系。

“如此有劳正礼兄了!”孟昉点了点头。孙瑾他是必须见的,一日得不到杜长的消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