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意外之喜

在中国乐器中,古琴的声音是特别的,不似二胡如泣如诉,却比之委婉缠绵,是那种回旋往复的缠绵,有点心痛;不如古筝响亮欢快,演奏效果立竿见影,而却平和沉稳,有一种往心里去的吟哦;也不像琵琶那么锋芒毕露,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直接了然,古琴是细腻含蓄的,吟猱注的指法不动声色地控制着轻缓急重。这样的声音决定了它不宜作合奏乐器,适独奏。能与古琴相和的,惟有箫了,箫的幽怨迷离和琴的古雅通脱糅成林下之风,超脱现实之境,说起来这也正是古琴之于传统文人们的迷情。

此时的孟昉只恨自己不会吹箫,不然与蔡琰合奏一曲,那当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蔡琰环顾下四周,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屋内顿时传出古琴那悠扬古朴的乐声。

初始的乐声缓慢悠长,仿佛一个个音符如活物一般,跳跃着,不停的撞击着孟昉的内心。如夜深人静之时,翠绿色的山中,一块石缝间滴答而落的水滴,滴落而下,坠入一抹月光的湖中。月影随着水中的波纹左右晃动着。

孟昉隐约间,似是见到一位貌美如花、我见犹怜的少女在依偎在湖畔小亭之中,不断的眺望着远方,等待着她的情人一般。

不一会儿,悠长的古琴声变的轻快起来,乐声中充满了喜悦之情。少女等待多时的情郎终于出现。喜悦的少女疾步迎了上去,一对情人抱做一旁,低声诉说着相思之苦。

第一次听到如此美妙乐声的孟昉沉寂在自己的思绪之中,王匡抬头望天,若有所思,音律大家蔡邕更是微闭双眼,右手抚须,不住的摇头晃脑,面带微笑。

琴声逐渐变的高亢起来,音调也变的急促。

幸福永远是短暂的,热恋中的人儿再次要分开了。只是这次不同以往,更似诀别。深情的少女梨花带雨,洒泪挥别着情郎。

那亦梦亦真的幻境,让经历过太多磨难的孟昉有种患得患失的感觉。曾几何时,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生活。只是如今时光飞逝,斗转星移,那温馨的生活再也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就在此时,眯眼沉醉的蔡邕竟然低声浅唱起来,“明月昭昭,当我户牖,条风狎猎,吹予床帷。河上逍遥,徙倚庭阶。南瞻井柳,仰察斗机。非彼牛女,隔于河涯。思尔念尔,惄焉且饥。”

那抑扬顿挫的歌声,不但不会让人觉得过于突兀,破坏了众人欣赏琴声的雅兴,反而让人有种相得益彰,画龙点睛的味道。

看来,蔡邕似乎更容易把握此曲中的奥秘所在。

琴声没有如孟昉猜想中的那般逐渐低落下来,反而一路上扬,更加高亢起来。

演奏中的蔡琰不断的变换着手法,*控着音色的转变,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