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屋内窥视,当下只得压下好奇心,有学有样,安心等待。
“老爷,王大人已经来了,他还带了一个人!”见蔡邕正两手执笔,停在那里若有所思,门童清咳了一声,躬身施礼道。
“好的,老夫知道了,你下去吧!等下让人准备些酒菜端上来。”蔡邕摆了摆手说道。
“诺!”门童深深的施了一礼,便后退着出了书房。
蔡邕写完字,又满意的看了看自己的杰作,这放下笔,往房外望了望。
“是他!”看见拱手而立的孟昉,蔡邕当下一惊,心中叹道。
蔡邕能一眼看出孟昉,足以见到当初孟昉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
“哈哈!景玄小友,你我又再次见面了!”蔡邕大笑着步出了房门。
听到有人说话,孟昉与王匡都是下意识的望屋内看了看,正望见大步走来的蔡邕。
“先生!是……是您!”孟昉亦是吃惊的说道。
再次见到老人,孟昉心中的震撼不言自明,那个看来普普通通、平易近人的老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蔡大家。
“没想到啊,那个公节口中的旷世奇才竟然是景玄小友。难得!难得!”蔡邕指着孟昉,玩笑着说道。
“昉也没有想到,那个传说中的难得一见的蔡大家竟然是先生!失敬!失敬!”孟昉亦是接过话说道。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是放生大笑起来。
那亲昵的样子,让一旁摸不到头脑的王匡目瞪口呆,“莫非先生与景玄早就认识?”
“此时说来,亦是巧合。年初,老夫在常山曾偶遇景玄小友,当时走的匆忙,却不想今日能在此处相见,这天下果真是如此之小!”想起往事,蔡邕也是颇为感慨。
闻言,王匡亦是哭笑不得,一路上,他还在与孟昉商量,要不要把孟昉的真实姓名告知蔡邕。却不想,二人早就认识。
“当日,先生不告而别,昉还以为此生再无请教的机会,心中颇为遗憾。常山离京师,有千里之远,你我在能在此地相见,恰是昉与先生有缘之故。”孟昉不时套着近乎。
“缘既是命,命既是缘。此乃命中注定,你我在此相聚啊!”蔡邕大笑着回应道。
“既然先生与景玄早就认识,如此倒省的匡浪费口舌,代为引荐了!”一旁的王匡不时的插话道。
看到王匡那滑稽的表情,蔡邕与孟昉俱是放声大笑。
“来!来!莫要站着,我等进屋说话!”蔡邕抬手示意二人进屋说话。
蔡邕的书房,到处充斥着厚重的书卷。放眼望去,竟有千卷之多。
这让孟昉也不得不感叹,蔡邕能名声大噪,流传千古,那好学的精神,也不是一般人能学来的。
“张懿是上党沾县人,景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