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留名

第44章 京师洛阳

因为孙瑾的帮助,孟昉顺利逃出了常山,而常山相刘政部下的天罗地网也失去了作用。赵幂在常山等了半个月的时间,他的耐心在这半个月里消耗殆尽,最后愤然甩袖而去。

抓不到孟昉,暴怒的赵延把怨气都发泄到了刘政身上,他通过赵忠在汉灵帝面前吹风,把刘政调到右北平做太守,美其名曰“刘相国忠勇,可托付北方之事。”而孙瑾却是因祸得福,孙瑾之父孙伦交了五百万“修宫捐”,为孙瑾谋得常山相之位。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孙瑾便成了与刘政同级别的官员,这戏剧性转变让孙瑾与刘政二人一时都转不过弯来。孙瑾没想到,当初自己出于道义,放了孟昉,却换回了这常山相的职位,虽然他父亲捐的钱作用也很大,不过如果刘政不被调走,他孙瑾自然没有机会当上这常山相。

另一面,为了隐瞒身份,孟昉不但蓄起了胡须,更是化名孟设,字施陈。籍籍无名在这一刻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这个时代追捕犯人的文书上的头像全是画的,与孟昉的样貌差别不小,本来见过孟昉真容的人很少,加上孟昉刻意的伪装,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党锢之祸时,名士张俭望门投止,很多人都能认出他来;而关羽杀了人,亡命天涯,还敢以真名示人的原因。

孟昉基本上已经逃离了最危险的地方,杜长的安危成了他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孟昉与杜长相处日久,杜长是个不会省钱的主,花起钱来没有什么概念,因此常年外出,钱财都放在了孟昉身上,这次仓皇出逃,自然也不例外。虽然二人都带着包裹,但是杜长的包裹里只装了些随身衣物,钱全放到了孟昉这里。陈家院外,二人在树林分离,逃命之时,谁都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孟昉才想起来,钱全放到了自己这里,杜长即便逃出常山,恐怕日子也是不好过。

此时的孟昉哪里知道,杜长依靠太行山,竟然创出了一番模样,日后再次见面之时,孟昉也几乎是无法相信。

身不由己的孟昉甩了甩头,不再去想这个问题。毕竟二人都是在逃命,杜长现在在哪个地方都不知道,自己担心也是无用。

定下心来的孟昉不断思索着自己以后的去处,他想了半天,还是决定去洛阳看看,生活在这个时代,如果连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洛阳都没见过,那孟昉无疑会遗憾万分,孟昉不想等到以后,再去看一个被董卓一把火烧了的废墟。

况且,当初张懿离去,曾万分嘱咐孟昉,若是过的不如意,便可去京城投奔他,天下之大,孟昉此时已是无处安身,投奔张懿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不过现在的孟昉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傻头傻脑,完全没有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

《青史留名》

¥0.00

打开爱奇艺小说APP
全场好书畅享阅读
放弃机会
立即领取(2s)
暂无内容
重新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