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的时候,张祥又陷进了自己的世界。不知道为何,回来的这一段时间,他常常很是怀念那些空白的岁月,在记忆里模糊的甚至的确是已经空白了的那些岁月。有人说:“历史空白的人是最幸福的。”仔细一想,觉得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童年在人的一生中恰恰就是人生的空白,但在这空白中所发生的一切,又实在是值得很多成年人去追溯。
现在的张祥早已是成年人了,有时候真的很想回到那时候去看看,看看那个孩子,那个以前的他是怎么样的。
张祥在未来的阅历中,知道现在的很多业已成年的人都会对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很是感慨,特别是已为人父或是已为人母的朋友。从他们的孩子身上,他们似乎能找到他们的过去,已经空白了的过去。对于那些没有记忆的年月,生活该是很无忧的吧!谁会在意你说过的话或者做过的事呢?无论发生过什么,一哭、一觉之后,还能残留多少?
可是有些孩子,像之前提到过的那些孩子,他们的所作所为若不加以约束,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值得欣慰的是,当他们稍微长大之后,再次见到张祥时,总会很礼貌、很乖的称呼他“张祥哥哥”。张祥当哥哥了,之前一直叫别人哥哥的孩子成了另外一些孩子的哥哥。张祥当了哥哥,觉得理所当然后,估计再过个几年,小孩子便会开始叫他叔叔了吧!直到被称为哥哥的那一刻,张祥才第一次有些懵懂的明白时间荏苒、光阴似箭的道理。
其实不能说小孩子完全的不懂事,有些时候,他们做出的事会使好些大人都惊叹不已。
张祥想起了这样一件事,利用大人的这种对小孩子的小看心理所做过的事。那件事是真的,尽管有趣,张祥却与生俱来似的十分畏惧这种心理,觉得很可怕,他具备,但他不用。他不是不会,而是不敢。
张祥常常问自己:你的本心是不是已经迷失了而又迷失了多久?
那件事应该是发生在张祥上幼儿园的那几年。镇子上有一处专门用来交易肉牛的场所,那地方离车坝不远,路过车坝通往镇上的那座大桥时就可以看见。那是在河堤边上的农贸市场一隅,以前那里有几棵大树,枝桠直伸到了河堤上,阴阴的一片,现在似乎没有了。
小张祥和小杰他们很喜欢去那里玩,一方面那里的垃圾场很多,也很大,可以在里面捡到许多他们用来扇画的烟盒;另一方面便是因为那几棵大的树,他们可以在上面任意的爬来爬去,追逐打闹,玩“树猴儿”。对于稍大点的人而言或许是无聊透顶的,但对于他们,却是乐此不疲。
他们不知道看过多少次宰牛的情景,印象里总是觉得很血腥。记得有一段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