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惜的情愫在里面。其实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形成与其父母的观点和老师的态度有着很浓却又很微妙的关系。一个学生成绩好了,老师便夸奖他,鼓励他,其他的许多学生便很乐于与他交往。不过在成绩不好的学生眼里,那就是另类了。当然,也有奋起直追的。只是在张祥的印象里,这类学生真的很少。不知道老师和家长为什么老喜欢以分数或者名次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又或许暂时还谈不上能力不能力,只能说成绩好(听话的孩子)与成绩不好(不听话的孩子)之分吧!
关于“坏学生”的演变过程,张祥一直想说说他的看法。小孩子的心理,往往是逆反着大人的,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如此。对于别人的不解与蔑视,若“辩驳”无效,便会转入另一翻境地,如:你不就成绩比我好吗?其他方面有我强吗?可以说这是自尊心的体现,也可以说这是自卑心在作怪,总之,稍一不慎,是极容易误入歧途的。只是对于暂且身涉那种境地的人,终究不会明白过来。而大多数父母与老师,则只会恨其不争。
仔细回想起来,张祥和赵寒他们那伙人在一起挺好的,少了计较,少了比较,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骂什么就骂什么,也没人会说你粗鲁、卑下。张祥不会因成绩的忽高忽低而感觉沮丧,也不会因父母的离异而感到失落。事实上,对于他们的离婚,张祥越发是没有多少失落可言。只是张祥常常觉得,两个人若真打算过一辈子,那就一定得在还没有结婚之前考虑好,别那么轻易的就在一起。而既然在一起了,那么就从一而终吧!不好么?
生活可以很简单的过,只是不论简单与否,时间终不会停留。张祥和赵寒他们一起上学放学,一切打球谈心,回家的路上还可以在那条小溪上跳来跳去,人真的是长大了,幼时觉得宽大的小沟,如今立定跳都可跳过。
那时候,校园里还没有专业的篮球场地,不过体育老师为了适应高年级学生的生理,便用卷尺丈量了一下地皮,在教学楼正面的那处空地上划分了圈线。那片空地原本是作为学校的同学参加升旗仪式或者是课间的广播体操用的。当然,即便是弄了一个篮球场,也丝毫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活动。小黑和小杰他们不太喜欢打篮球,事实上张祥在未曾接触篮球之前,对于那玩意儿也没多大的兴趣。张祥在小学五年级时,身体就开始发育了。在那个年纪,实在也算是发育得早。教学楼上只有两道梯子,时常上楼下楼的时候,便很容易碰到六年级的同学。有一次碰到其中的几个哥们儿,除了平时相互问候一声,那次他们还告诉张祥等人,让他们开始学打篮球的事,说是以后都会涉及到篮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