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那些孩子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一块很小的地方便可以称得上一处乐园、一方净土、一片天地。只是那仅仅是对于孩子们而言,并且也仅仅属于孩子们而已。

张祥走在街上看见那些小孩儿相互追逐打闹时,不觉想起了自己刚来这个镇子时的印象,这其中,也包括在他幼时的羞涩的稚嫩心性下结交那些伴随他一起成长的朋友的趣事。

就像前面提到的,在张祥外婆家门前有一块儿空地,其实那块儿空地独不属于张祥外婆,因为它是与邻家之间是相连的。但后来不知道是谁提议,在中间隔起了一道泥墙,横亘在两处空地之间,像是要隔绝彼此的牵绊似的。

那道泥墙不高,只是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的隔阂,要知道,一旦出现这样的或明或显的隔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便会下意识的受到某种约束。就像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一样。幸运的是,这道篱墙如今已经没有了,而在张祥的印象里,这篱墙还是在他上了小学二年级之后才修筑,至于之前的几年里,倒是同样幸运的没有出现。

上幼儿园的那几年,放学放得很早。刚去那个镇子不久的张祥,除却看电视和外出散步外,也常会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邻里的孩子和另外一些孩子在那相连的空地上玩耍。女孩子们喜欢跳绳,而男孩子,则自有自己中意的游戏,哪怕只是踢一下对方的脚跟,然后相互追逐,也同样能玩得忘乎所以。

其实小孩子之间也会有因为性别而产生的隔膜,但这种隔膜是那样的自然和那样的易于消逝。

男孩子们玩的时候,大抵不会理睬女孩子,也很少会加入女孩子的队伍。这种行为,也不是说绝对的。或许很多男孩子还是希望能和那些女孩儿一起玩的,可……实际上,当真的有男孩子加入女孩儿们的队伍,比如一起踢毽子、一起跳绳什么的,那么其他的男孩子中的调皮捣蛋者,甚至会带头嘲笑那些和女孩子们一起玩的男孩子,只是那种嘲笑并无恶意,正如不管是欢笑还是悲伤都是属于人生的范畴一样。童年中的打闹、哭泣,甚至带有恶作剧的行为,又有什么好追究的呢?

而有不少时候,男孩儿女孩儿还是会在一起玩,最多的就是一起跳绳,女孩子力气毕竟比较小,舞绳子这种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自然是交给男孩子,但男孩子的数量必不可少,尤其不能落单,不然就会有被称为“假妹儿”的可能。

童年有属于童年的歌谣,而独属于这个镇子的孩童的歌谣也还是有,不过这些歌谣多编造于具体的事项。比如跳绳的时候就有诸如“黄桷树,黄桷丫,黄桷树上是我家,我家有个好榜样,他的名字叫雷锋……”“董存瑞,十八岁,参加了革命游击队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