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青春

“每个人在未适应新的环境时都会在不觉间踏回原来的节奏。”

张祥刚回到(一)班的那段时间,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他总觉得有些不自在,除了之前已经习惯了“尖子班”的生活,一下子适应不过来外,还有几个原因:一方面,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人会觉得是因为你的成绩差了,所以才从“尖子班”出来;一方面,也因为“平行班”的学风不太好,而且节奏比较慢,在“尖子班”的课程已经上到后面去了,并且好些科目已经在复习,而张祥回到(一)班的时候,还在进行中;另外,无论是“尖子班”的老师还是认识的一些其他年级的同学,看待张祥的眼光总感觉有些怪怪的。现在想来,或许是自己觉得怪怪的,所以觉得别人的眼光也有些异样吧!然而的确是有那么好几次,张祥在走廊上碰见(二)班的数学老师以及其他科目的几个老师时,他们总会以张祥那时候无法理解的表情问他:“怎么?在‘尖子班’学习委屈了你么?”类似这样对张祥说的老师确实不少,每次张祥的反应都有些迟钝,竟不知该回以怎样的表情。以至于后来的一段日子里他都很少出教室。

刚回到(一)班的那段时间,张祥在课上的状态显得很是消沉。除了在上自己喜欢的科目比较积极外,其他的时候多是一个人趴在座位上发呆。有时候看小说,看《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看《简爱》,看《少年维特之烦恼》等等。有一次上班主任的课,因为几次考试下来张祥几乎都是班上第一,所以对于张祥上课时的不积极,老师并没有过多的计较。那次课上,张祥正在看小说来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叫同学们做。几分钟后,老师问有没有人做出来了。班上却没有一个人举手。看见低着头的张祥,便点了他的名。张祥在老师点他的名的时候觉得有些无措,不过表情上却显得很是淡定。旁边的同学打小报告,说是要做黑板上的那道题。

大概有十几秒的停顿,老师说道:“又在看书?”

张祥回:“是的”。

“那你会不会做这道题,会的话就算了,不会的话,书我可是要暂且没收的。”

也就是之前那十几秒的停顿,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那道题张祥已经成足在胸了。张祥说了两种解题方式,并且无论哪一种方式,在每一个过程中,张祥都知道他所用到的公理和定理,当然,有些只是一些性质,但总能说得出来。想来,那还是张祥回到(一)班后第一次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班上的同学大抵都知道张祥之前在看书,以为他不会做,或者说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并不能解答出来。也就是在那一刻,张祥才知道“尖子班”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极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