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知礼而后知耻,这样小子也才能不失礼嘛”
“恩,知礼而后知耻,不错小小年纪就能理解深刻。将来必成大器。小子看来你读过不少书嘛。小子你叫什么名字,师从何人?”宋理宗听着萧峰回话,颇感兴趣的问道。
萧峰答道“不敢,小子名萧运帷,没有拜过先生,从小事母亲和舅父教导,小子也是胡乱的学过一些诗书道德文章,却不敢称学的多,学无止境,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见读书不只是读死书,还要灵活运用才行”
“噢,你会作诗么?”宋理宗听罢萧峰的回答急忙问道“学过一些,唐诗宋词都有所涉猎。”萧峰谦虚的答道。
宋理宗笑着道:“小子那你就赋诗一首,让大家瞧瞧你是否真才实学,还是夸夸其谈”
“好吧,那小子就献丑了,诸位请听好了”萧峰一拱手,面目一肃然。吟道:“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接着又是一首“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众人都是非常吃惊。古之神童范仲淹亦不过如此,雷鸣般的喝彩声络绎不绝,声震大殿,不管是对诗词有否研究,即使是这些武将也跟着起吆喝,毕竟看对面的那些自命不凡的文人都大声喝彩。想必是很不错的。
随后宋理宗又问了些国家治国之道,军国之事,萧峰都对答如流。
宋理宗和众大臣俱是惊为天人。此子所学之杂,所学之精,其中部分连一向自负才学的郑清之都自叹弗如。
“好,非常好,小子你真的不错,先生你看此子如何。”宋理宗转头看向郑清之。
此时郑清之,真德秀,魏了翁心里都是对萧峰所说的言语十分的震惊,如此小的年纪居然就懂的很多读书人一辈子都不懂得的道理,才学,学问俱佳着实难得。
“此子大善。将来必将是我大宋的栋梁啊!”郑清之急忙回答道,顺着皇帝的话语就赞了出来,真德秀魏了翁也在旁边点头不语。看着萧峰的眼神俱是赞叹不已。
(本章已完)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