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派人将赵云要求的钱粮送到了赵云在河东郡秘密建立的据点,与此同时,他开始准备撤退。
翌日,董卓聚文武于朝堂,冷冷的扫视了一眼众人,董卓慢悠悠的道:“近日有童谣说‘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本相思量着大汉东都洛阳,已经有二百余年,气数已经衰败。本相见帝气旺于长安,所以我打算奉驾西幸,迁都长安,各位公卿大臣们,你们最好都抓紧准备行装。”
“禀相国,自从黄巾起事后,连年兵戈,早已将长安化作一片断壁残垣,相国如果西迁长安,就如同弃宫室而就瓦砾,万万不妥啊!恳请相国明察。”董卓说完,立刻就有王公大臣出言反对。
“放屁,迁都长安乃是中兴大汉的国家大计,洛阳暗,长安命,本相迁都这是弃暗投明,尔等安敢阻拦?”
司徒杨彪忙道:“关中经历战乱,残破零落。如今无缘无故的要迁都,放弃皇陵,恐怕会惊动天下的百姓。何况都城迁移动起来容易,安定下来异常困难。企盼相国慎之又慎。”
董卓怒道:“你难道想阻挠国家大计吗?”
太尉黄琬见状,忙道:“杨司徒之言所言甚是。当年王莽篡逆,更始和赤眉军激战,焚烧长安,已经成为瓦砾之地;再加上人民流移,人烟稀少。今天,要放弃宫室,选择荒凉的地方,恐怕没有什么好处。”
董卓变色道:“关东贼人势大,天下大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何况临近陇右,需要的建筑材料,几天就可以准备好,宫室的建造,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你们不要再胡说了。”
司徒荀爽谏道:“丞相如果想迁都,百姓一定会骚动不安。”
董卓大怒道:“我为天下考虑,岂能顾惜无知的百姓!”说罢,立刻罢免杨彪、黄琬、荀爽。
董卓出来上车,只见二人上前,仔细一看,是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董卓问道:“什么事?”
周毖道:“今天听说丞相想迁都长安,特意来劝阻。”
董卓大怒道:“我当初听你们两个的,保用了袁绍;可现在他造反了,你们和他是一党!居然不思悔改,还敢阻挠国家的大计!”立刻叫武士推出都门斩首。于是下令迁都,限定日期,克日前行。
李儒道:“现在我西凉军钱粮缺少,洛阳富户众多,可以动手了。”
“相国有令:将皇宫、宗庙、帝陵、台阁,全部焚毁,不得给贼兵留下……”
……
董卓随即派李儒率领铁骑五千、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数斩于城外,取其金赀。一时间血流成河,哭声四起。
西凉军大将李傕、郭汜驱赶洛阳百姓数百万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