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国祚绵延四百余年,怕是寿数将尽了。
汝南袁氏列祖列宗,你们应好好看一看,是我,才配来扶正这即将倾覆的王朝!
若这真是连我袁绍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有谁能做得到呢?”
……
自曹*发檄文后,天下诸侯纷纷响应,约定于酸枣之地会盟,共商大举。
赵云拜郭嘉和贾诩为左右军师,周仓、甘宁、颜良、文丑、黄忠为将,率龙骑(白马义从)、龙牙(锦帆营)、龙弓营以及数千步卒,共计一万五千人赴酸枣会盟,辽东的军力可谓是精锐尽出,而魏攸和宴留两人则还是被赵云留下来镇守辽东,此二人都是内政上的人才,又都熟悉各方势力,赵云留他们在辽东后方再是合适不过,另外虽然骑兵精锐都被赵云带走,但留守辽东的尚有上万步卒,眼下辽东局势稳定,赵云领军在外,也不担心会有什么后顾之忧。
……
义军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率军两万会盟。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率军两万会盟。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四镇,汝南太守张杨。
第十五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六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第十七镇,顺侯幽州牧赵云。
连同檄文的发起者曹孟德,共计十八路诸侯,共聚酸枣,图谋讨董大业,而除了刘备这个落魄的汉室宗亲随公孙瓒会盟外,其余的刘家人,汉室皇亲皆是没有响应檄文。
“此时的董卓毕竟是代表着朝廷,刘表(荆州牧),刘璋(益州牧),刘繇(扬州牧)等刘姓之人恐怕都是怕惹上谋权篡位,意图天子位的罪嫌,因此都没有响应檄文。”贾诩如是回答着一旁颜良的疑问。
“呵呵,不错,这只有我等这些外姓诸侯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聚义会盟,我等皆称董卓为‘逆贼’,可或许真正的反贼是我们才对,因为天子不在我们手上。”郭嘉补充着说道。
“好了,现在奉孝和兴霸随我前去拜会各路诸侯,其余人等安营扎寨,等我们的消息。”赵云朗声道。
“喏。”
……
“兖州刘岱,拜见袁公。”
“好,请。”
“长沙孙坚,拜见袁公。”
“好,还,请。”
“北平公孙瓒,拜见袁公。”
……
“辽东赵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