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所言甚是,袁本初四世三公,汉相后裔,门多故吏遍布天下,贤德之声名远播四海,若为盟主,定能服众。”曹*扬声道。
“孟德过誉了,绍愧不敢当。还是另请贤明吧。”
“本初过谦了,盟主之位非本初不可。”
众人:“盟主之位非本初不可。”
“兄长,既然大家如此盛情,你就答应下来吧……”一向同袁绍貌合神离的袁术见大势所趋,也是起身赞同。
“那,绍承蒙诸君厚爱。”
“袁某恭敬不如从命。”
曹*继续道:“今日既立盟主,吾等皆应听其调遣;共讨逆贼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绍虽不才,既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众人:“吾等惟命是从!”
袁绍:“另外……绍有一言……”
孙坚:“盟主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那绍便说了,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今日吾等讨伐董贼乃是出于大义,而此时那董贼代表朝廷,从名义上吾等皆是师出无名。”
孙坚:“为名除害何需什么名义。”
公孙瓒:“这么说我等岂不成了反贼。”
一时间众人又是议论纷纷。
只见袁绍继续说道:“而当今圣上乃董贼所立,于法于理,根本不合!故绍以为,我等可拥立汉室皇亲刘虞为帝,听其号令,如此便可名正言顺!”
韩馥:“盟主此言有理!”
“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
“再立新帝,此举又与董卓何异……”在赵云一旁的刘备眉头紧皱。
“如此大事本初事先竟不与我商议……”曹*闻言也是呢喃道。
“盟主万万不可!”曹*终于起身反对道。
“偶?孟德有何高见?”
“敢问出此计者是何人,请先斩之。”
“为何?”
“此人欲陷盟主于不义,使盟主成众矢之的,岂不该杀!”
“刘虞大人的品行人所公知,当年焚身下雨之事人所公知,足见其乃天命所归。当今圣上本为董卓所立,非天下之愿,并无法统可言。”袁绍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此言差矣。刘虞大人固然品行出众,然如盟主刚才所言,名不正则言不顺。当今圣上虽非先帝所立,但仍为先帝子嗣,况少帝龙御归天后,先帝血脉仅此而已。虽为董卓所立,非出自先帝所愿,但尚合帝室相继之法统。”
“刘虞大人于当今圣上相比,乃是旁支,血缘法统均有不及,纵然品行超然,也难有资格继承大统。况今天下豪杰共聚于此,志在匡扶汉室。义军兵锋所指,乃董卓一人而已,可说是清军侧,诛小人。倘若盟主复立天子,此举又与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