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

传国玉玺乃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第二年,始皇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汉光武皇帝刘秀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少帝。十常侍之乱,劫少帝出北邙,回宫失此玉玺。

“这就是传国玉玺?如今国贼乱政,天下几成废墟,那些人早就不安份。若他们看见玉玺在此,不知会引出怎样的祸乱。策儿,快把玉玺收起来!有我孙坚一日,汉室江山便由不得他们妄动分毫!”

“父亲,如今天下纷乱,我们何不速回江东,再将这玉玺赠给袁术以换得粮草兵马,江东可图啊!”

“这……”孙策见孙坚明显有些犹豫。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时逢乱世,此物是祸不是福啊!”孙策猛然想起赵云交给自己皇宫地图时满含深意的一番话,说实话,见到这传世的宝物,天下间又有几个人能够不心动?但若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只有实力才能代表一切,这传国玉玺带来的不是“天命所归”而是无止尽的遭难。

“父亲,怀璧其罪,这玉玺留他不得啊!”

“这……策儿,此事容后再议,现在还是快些让我江东儿郎速回江东。”

“喏。”

……

袁绍见洛阳衰败,便下令众诸侯在荒地上驻扎。

曹*见了洛阳惨状,心中悲愤交加,对袁绍道:“现在董贼逃窜,正好追袭;可本初按兵不动,为是为何!!??”

袁绍看了曹*一眼,无奈的道:“众诸侯人困马乏,已经没有气力再去追那西凉残兵。即使追上,恐怕也没什么作用。”

曹*变色道:“董贼焚烧宫室,劫持天子,天下震动。只要用兵得当,可以一战而定全功。诸公为何犹疑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