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此子大才!

之感。

“这……这。”卢植有些激动,端着茶盏的手臂有些发颤,对着赵云问道:“这算什么体裁?”

“诗歌。”赵云点点头,这才乍然,五言律诗尚未盛行于汉代,自己竟然一不小心成为了五言律诗的鼻祖了。

“不是汉乐?”童渊眉头紧皱,虽然诗词华丽无比,押韵之处也胜过汉乐府,可是这能赢得面前经学大家的认可吗?顿时心中一悬,不知该不该替赵云担忧。

“此子大才。”

良久,卢植像是有所回味似的点点头,频频回味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啊,童大哥舍下竟然有如此英才,日后能开创一派学说啊!此子大才啊!”

卢植的评价颇高,但是身旁的童渊不以为意,呢喃道:“小辈俚词浪语不值一提。”

“不。”卢植出手阻止道:“此诗看起来是过于讲究押韵、平仄、粘对、对仗,取材单薄,又不能精密的观察,但是纵观诗歌发展,从《诗经》四言跨步到《乐府诗》的五言为主,到现下的……”卢植一怔,不知怎么称呼赵云的《白马篇》“五言律诗。”赵云适时补充道。

“哦,对,到现在这种五言律诗,这种句式在节奏和表现力上都具有很大的优点,它的优点如今被很多人所发现,只不过还没有人明确的创作出这样的题材,五言律诗迟早要取代汉乐府的。五言律诗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浓郁的丽文倾向,专注于对偶、炼字和声律等技法的锤炼。日后必将横扫文坛。颠覆传统观念。”

赵云点点头,心中却对卢植另眼相看,没有想到一个经学大师竟然能这么透彻的分析诗歌的发展趋势,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如此之强,不愧一代大家,看起来中原英豪太多,自己这才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乐府诗以其曲调灵活多变,主题浑厚深沉,风格俊逸清丽,显现强烈的个性张扬,带有浓郁的抒情性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赵云补充似的说道。

“小兄弟果然大才。”

如果赵云要是单单描写白马,卢植到没有这么激动了,可是赵云借白马之名,来抒发“捐疆赴难,视死如归”的抱负到让卢植另眼相待,低声看向童渊道:“此子日后封侯拜将,开创一代盛世之功非他不可。”

这一夜,是个不眠的夜晚,卢植和童渊师徒秉烛长谈直到第二天的凌晨时分,卢植更是和赵云谈天说地,博古论今,越是和赵云深入的畅谈,卢植就越是惊叹于赵云的才华和见识,大有相见恨晚,引为知己之意。赵云对卢植也是大有好感,卢植也不愧是一代经学大师,没有那种汉末名士清高的傲气,虽然赵云比他小了好几十岁,但他还是依旧不耻下问,多次以“不吝赐教”相询赵云,三人相谈甚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