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翰林院纪昀贺对,养心殿乾隆失宝

大清乾隆坐顺天,四海升平享华年。

英雄搏命豪杰起,八方聚义解倒悬。

北京长安街,入得登瀛门,可见内堂五楹。由左往右,西面是读讲厅,东面是编检厅。堂外左廊围门内是状元厅;右廊围门内却有二祠,朝南的是昌黎祠,朝北的是土谷祠。过正堂后是穿堂,左面待诏厅,右面典簿厅。再往后是后堂,该堂坐北朝南,门阔坎高,闲香凌静,金碧掩奇。堂中有宝座,特为皇帝临寺而设。后堂的东西屋具是藏书库,库内诗词典籍无一不有,明永乐大典更是藏于此屋之中。后堂院,偏东有一井亭,据说是明代学士刘定之所浚,故名刘井,此井井水清凉,有四绝茶之一的西湖龙井,配它而饮,甘甜生津,香入舌泽。院西有一柯亭,为明代学士柯潜所建,此亭修得鎏金凝碧,犄角飞射。但凡斜月之夜,依亭而处,品着茗茶,观着明月,神仙之享莫若能比。自刘井而东为清秘堂,堂上匾额提“集贤清秘”四个大字,落款写着“乾隆”。堂前方有瀛洲亭,亭下方有凤凰池。池南面有宝善堂,堂后是陈乐轩。自柯亭而西是先师祠,祠南西斋房,又南边的是原心亭。这组建筑占地不大却错落有致。可说堂无一不雅,亭无一不古,院无一不幽,池无一不静。这个去处,当初是明朝的鸿胪院,现在是大清国举子们朝思暮想的去处翰林院。此时翰林院正堂内有人声音洪亮,侃侃而谈。

“这上联么我孝敬吾皇的是: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下联配:五十年圣寿,自前兹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正诵联的人中等身高,面色微黑。戴着一副西洋进口的近视镜,宽脑门,小眼睛,旋胆鼻,灵巧口,双下颚,三缕髯,生的体态微胖,精气十足。一身青色贡缎制成的补褂,前后开叉。胸前正方补子绣着水鸟鸂鶒,没戴一百单八颗的奇楠木朝珠,可是腰间却别着根铜锅铁杆大烟袋。看顶子只有七品,不过单从能写出这副对联来说,谁也不可以小觑了他。

“纪大人,这个对子颂的好啊。万岁大寿之日,您的这副喜对定能拔得头筹。”原来,诵联的是时任翰林院庶吉士的纪昀纪晓岚。纪昀这个人可了不起,他四岁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四岁中解元。接着母亲不幸去世,纪昀奉孝在家服丧,更是抓住这个机会闭门读书。三十一岁一考中了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此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所著书籍、学说皆为精品。

“要我说啊,别说对对子,就才学而言。想我大清国百十年,无一能出纪大人之右者”。旁边一人边说边递过来一杯清茶。

“诶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