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鲜!

首席阐法者居然一开口就否定了辩论,那这个无遮法会还有什么意义?大小宗派的修行者你看我,我看你,老半天,才有一位僧人站了出来:“若法不付诸语言,不辩论清楚,又如何让他人心服口服,信受奉行?我佛释迦牟尼三十二相之广长舌,便是为说法而生,才能轮转十方,教衍千载……”

莫问天没等他说完,就很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说:“《涅槃经》载,我佛在涅槃之时,曾说过他说法四十余年,未曾说得一个字,又做何解?”

“那……”那位僧人说:“那是我佛谦虚!”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又岂会说这种故做自谦的话?”莫问天冷笑一声:“昔日,佛祖在灵山法会上,妙手拈花,不发一语,唯独迦叶尊者见状微笑。事后,佛祖才说,我有妙法,教外别传,不着一字,尽得其真,付诸摩诃迦叶。这事和尚该不会太陌生吧?”

能参加无遮法会的,可没一个是好欺负的主,那位僧人本来就是印度佛教上座部的高僧,闻言之下,立即反驳说:“所谓禅宗,所谓教外别传,不过是大乘宗的逆法分子,假借我佛之名编造的一段谎言而已!以讹传讹,恐怕弱了教主的名头吧!”

莫问天哈哈大笑:“好!不提大乘宗的东西!我知道,你所谓的上座部,也就是大乘宗口中所称的小乘宗里,是不是有秘宗修行?”

“有!秘宗修行乃我佛门正宗。”那位僧人低头称是!

莫问天说:“所谓秘宗,以灌顶开悟,身密、意密、语密三修,传自释迦牟尼之子罗候罗!说到这里,我倒想知道,既然我佛释迦牟尼讲究众生平等,自然不会有私,可为什么罗候罗硬是秘行第一?如果语言有用的话,为什么不广为说法,难道释迦牟尼也藏私不成!”

“这……”那位僧人一阵语塞,莫问天前前后后,引用的尽是佛门经典,一个字都不涉及乩谷教教义,却硬是印证了自己的观点,这个口口声声称辩论无用的人,却辩才无碍,*得他只有对莫问天一礼,默默地退到了一边。

在印度文化中,其实存在着两种极端,一个极端认为法轮常转,说法无碍,只有在所有辩论中取得胜利的人才是真正的真理掌握者,所以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之前,是学透了印度最高级最全面的百科全书《四吠舍》,才能在以后的时间里,面对婆罗门教的*问,应对自如,让不少婆罗门教的势力改信佛教!另一个极端却是神秘主义,以为真正的天地至理只存在于个人的体悟之中,无法言传,顶多采用特殊的办法,帮人开悟,最后加以印证而已。

莫问天提出来的至法无言,虽然否定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