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又称山或宗,为五岳之首,秦汉以后,历代圣地。昔日大成至圣先师孔丘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观古今之变,察存亡之道,方大彻大悟,开创世俗儒家仪礼,流传千古。“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这固然是儒家的吹嘘,但在春秋战国之后,对中华文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
历代兴衰存废之间,不管是谁上台统治,到最后都将儒家奉为治国之本,更将儒学捧上了天。一路顺风顺水地,直到近现代,才遭到重创。
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一方面中国的新生代开始接受现代文明的教育,另一方面,几乎已成为中国世俗伦理的儒学仍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有人开始叫着要复兴儒学,至于效果怎么样,在历史给出结论之前,谁也无法预料。
不管兴废存亡,山东曲阜永远是儒家的圣地,而离此不远的泰山,东迎大海灵潮,西接大地灵气,集结成脉,正是儒圣教当然的驻地。
天街之上,观日出之处,有一突然拨起的长岩,普通的游客走到这里,拍个照,看个日出就算是到处一游了。若有谁隐起身形,对着面前的悬崖悠然行出时,却能步步踏实,迈上悬崖外两米来宽,一千余阶的汉白玉阶梯,在阶梯的尽头,是一片青砖青瓦,朴素着带着大气的宫殿群。
大小三十六间宫殿分为礼乐书数射御六区,其中礼乐两区是用来议事或接待贵宾办公区,书、数、射三区分别为炼功、炼器、炼丹的场所,御区则是教中高层平常起居生活区。书区六间宫殿分别为易、诗、书、礼、春、秋,不仅书、礼和区名相同,就连春秋一词也不拆做两处,可见命名者思想的守旧枯竭程度。
易殿正坐落在海陆灵气的交汇点上,云蒸霞蔚,一片灿烂辉煌,是儒圣教历代教主炼功的专用静室,别人不敢僭越。若无教主之命,擅自踏入此殿者,立刻就被废功逐出师门。因此,孔令森坐在殿中,手托五行山河笔,与其间灵气相吞吐时,整个易殿中显得空空荡荡,静得有点阴森。
得意弟子朱垂范在勾陈宝库中丢了镇教至宝七星天理剑,让孔令森不仅心痛,就连心神也受了创伤!好在换回了五行山河笔,论对灵力的聚集和威力更在七星天理剑之上,才不致于大亏一笔。经过半年多的静修,孔令森终于炼化了五行山河笔,不仅补全了心神创伤,还使得自己的修为更进一步。
心意一动,五行山河笔在空中幻出赤白黄黑青五色光华,层层相叠,堆出中华大地锦绣山河的缩影,让人俯瞰九州,心神起荡。正是这种体验让他摸到了儒家功法第三境界治国后期的边缘,假以时日,也许能在一百二十岁前达到治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