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忙跪倒了一片,“千岁”之声不绝。瑈璇示意海寿免礼扶起,为首的瘦高年青人冲瑈璇嘻嘻一笑,正是书笥。
一行人进辕门,穿过碑亭,直接上了明远楼。今日既然只有两位特殊考生,号舍就都没开,便在明远楼上考。
书笥领着众人依次坐下,才高声宣道:“考生进场!”衣袂簌簌响过,陈皓阮廌儒生打扮,进了明远楼。二人一般严肃凝重,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候过几位考官,便坐到了屏风后的考试案前。
书笥将封好的诗题交给二人,三声鸣炮之后,贡院大门和龙门关闭。卯时一刻,书笥亲自“铛”一声击响号鼓,喝道“开-考-!”考试开始。
瑈璇还是第一次上明远楼,坐在上首便四下打量。楼上四面皆窗,透过窗户,整个贡院一目了然。望着密密麻麻、如蚁蛭似蜂巢的号舍,瑈璇心中感慨。
天下莘莘学子,不知凡几。为着梦想,为了未来,一步步苦读成才、科举登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科举使得这努力成为可能。
也许读书的机会不同,也许受教的程度不同,可在这贡院中、在这考场上,不分出身、没有贫富、不论贵贱,在座师眼中,答卷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这,是公平的竞争。
瑈璇突然感觉到腹中动了一下,胎儿似乎听到了母亲的心声,拳打脚踢。瑈璇轻抚腹部,默默细语:“未来的大明君主,记住,给百姓这机会、这公平。”
大约有一个多时辰,陈皓率先交卷。书笥先接过看了,才双手呈给瑈璇。又过了好一会儿,阮廌也写好了,书笥同样检查了,齐齐置于瑈璇案上。
题目是朱瞻基出的,一道小题是“不违如愚”,一道大题是“博学而笃志”,再就是对策三章。
瑈璇细细看来。陈皓是自己教的,文风与自己有些相似,彩笔生风磅礴喷涌,俨若庭筠敏捷。阮廌却是字斟句酌眉毛尽落,奚啻洗然苦吟,作出的文章晦迹韬光、神全力厚。这个中年人,再也不复是当日奉天殿上睥睨傲视的狂妄少年;多年的磨难和艰辛,改变了他、也改变了他的文章,就似他脸上肩头的伤疤,深得不可能再恢复原状。
瑈璇本想改几个字,想了想还是没动,只提朱笔圈了红圈,吩咐书笥:“张榜!江南贡院取丁未科贡士两名,安南国陈皓!阮廌!”
陈皓与阮廌对望一眼,大喜下拜:“谢,恩师!”
一行人下明远楼,陈皓阮廌望见楼柱上的楹联:“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突然都有些恍惚。真的,中贡士了?
出门到了盘龙照壁之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