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追寻

“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

*****************

朱瞻基蜷坐在龙椅中,帘幕低垂。

室内焚着龙涎香,烟雾袅袅,是瑈璇孕中休息时的景象。长乐趴在椅边不声不响,再听不到“吱吱吱吱”的叫声;白脚鹰耷拉着脑袋站在鹦鹉架上闭目不语,简直变成了宠物家禽。

红丝线已经盘弄得发黑,线上拴着的白玉促织在朱瞻基的大手中也被摩挲得柔润滑腻。而那只檀木促织,却伴她而去,封在冰冷的棺木中。朱瞻基始终不肯相信、她真的已经不在,每日固执地在这里等着,也许何时她就会跳进来,软软地叫一声“哥哥”,眉花眼笑。

“吱呀”一声宫门大开,金色的阳光刺目耀眼。朱瞻基不耐烦地低吼:“出去!”手掌挡住了双眼。

“瞻基!”一个温和的女声,环佩叮当,衣袂悉悉索索。朱瞻基愣了愣,半晌无奈地放下手,叫了一声:“母后!”

张太后缓步踱至儿子身旁,千里奔波、大概尚未梳洗,颇有些风尘仆仆。手上抱着个婴儿,三个月,朱祁镇已经长成一个肥嘟嘟的大胖小子,穿着月白色的棉布直缀。朱瞻基一眼瞥见,心中一酸。瑈璇曾双手拎着这直缀笑嘻嘻地赞叹:“烟玉姐姐的女红,可大大长进了啊!”

朱祁镇乌溜溜的眼珠望着皇帝,忽然“咿咿呀呀”叫着,伸出了双臂要抱。直缀下胖嘟嘟的臂膀,象一节节的白藕。朱瞻基又是心中一酸、大手接过,朱祁镇嘻嘻一笑,小手拍打着父亲已经虬结的头发,“咿呀”叫了一声。眉花眼笑的神态,正是昔日潇洒的陈翰林、或者调皮的陈姑娘。

宣德三年二月,朱祁镇被册封为皇太子,仅仅三个月零四天。是大明一朝二百七十六年中最年幼的皇太子。

张太后押着皇帝回了北京。众人都心知肚明,南京这里有太多瑈璇的身影,朱瞻基留在这里、太过伤心。内阁朝臣们再一次随驾同行,一齐回到行在北京。到朱祁镇即后来的明英宗登基之后,彻底打消了迁都回南京的念头,将北京取消了“行在”二字,正式成为大明都城直到明朝灭亡。

也许是换了环境、也许是儿子的逗弄,皇帝终于也渐渐批阅些奏章、处理些政务。常常是一手抱着朱祁镇,一手提着朱笔,殿中充盈着“咿咿呀呀”的童音。张太后来接孙子时,小娃娃脸上手上满是一处处的红点,衬得更是粉雕玉琢白雪堆就。

柴山此时已颇识得些字、通些文墨,想起皇后常目中含悲,低了头便又猛力背书,似乎只有多读书,才不枉皇后往日谆谆教诲。朱瞻基见柴山算是出息了,这一年便派他出使琉球,赐其王金织纻丝纱罗绒锦。琉球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