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每张电影票,其实已经自动给国家交了税,看电影顺道当了纳税人,这8.5%,影院、院线、发行和片方都见不到钱,直接被划走了。
第三,剩下91.7元里,差不多有超过一半左右,直接分给院线和影院。
根据影片强弱势按57%-62%分成,这个比例是有上限和下限的。
根据影片的投资、类型、演员阵容、导演等在区间徘徊,有大牌明星和导演或者投资较大,院线和影院分的比例就小,相反纯粹是新人新电影,那么院线和影院就按照最大比例拿票房分成。
其中院线大概在2%-5%左右,也就是100元里,有个1.8-4.6元,剩下的属于影院。
第四,院线、影院分完之后,发行方还要收一个发行代理费(发行佣金),目前行规是发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
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总票房─5%电影基金─3.3%税款─院线和影院分成款(57%-62%不等)
发行总可分配收入=票房可分配收入+其他渠道发行收入(电视、音像、网络、政府奖金、海外……)
发行方要在发行总可分配收入中逐项减掉下面几项内容后,才是片方所得:
1、发行佣金
2、导演或主创明星奖励(有或者没有)
3、代为垫付的发行成本(拷贝费+宣传费等)
4、税金(往来发/票都是要交税的)
当然,如果你的公司具备发行能力的话,那么发行费自然也属于制片方,就像现在的嘉禾、新艺城、以及邵氏都具备发行能力,这笔发行费用就不必支出了。
但是很多的独立电影公司是不具备发行能力的,所以还是得去掉这部分发行费。
将上面的四项全部减完了,剩下的才是片方的净收入。
能剩多少呢?
一般来说,100块票房收入,片方能分到35元左右,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其他渠道发行收入,最终能不能回收成本,就听天由命加撞大运吧。
所以,电影如果只有票房收入的话,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电影都是亏本的,除非你的票房能够达到成本的3倍以上,好在还有其他发行渠道可以慢慢收回资金。
500万制作电影,如果也拿500万做宣发的话,整体投入1000万,如果你打算只靠票房回成本,那最最安全也得票房有3000万,才刚刚打平。
当然国内和国际还是有些不同的,在国内,显然院线和影院的票房分成较多,发行和制片方所得较少。
在国内也只有大牌导演才能够拿到43%的票房收入,但是在国外,制片方最多能够拿到60%,相差还是很大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