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京师羁留到正月初十,张越才带着手下们返回河西务。此时的河西务,众多的纤夫、流民们在泥水匠人们的带领下,已经开始划线、放样、开挖地基;木匠们围着成堆的木料,正在打制屋架房梁;铁匠们现在也开始搭建铁炉、风箱,四个铁毡分布在内外两个房间,一些煤、铁块散乱的堆放在料仓里。
由于这些纤夫的宿舍一时并不能修建好,所以张越不得不临时收拾除了两个仓库来安顿他们。至于那些人的家眷,张越也履行了他的承诺,几乎按照每户一个的人数,一次性招收了将近200多女性。这其中绝大多数的纤夫乃是单身,招收来的女性里面大多是他们家中的姐妹亲人,真正有妻小的只有几十个。张越也不好意思让人家去搭窝棚住,干脆,好人做到家,把那些原来的会议室、教室全部腾了出来安顿住人。弄得纤夫们个个感动,连称遇到好人了!
一下子多了将近七八百张嘴吃饭,一天三顿光米面就得七八两银子,再加上张越要求每顿要让纤夫、匠户们都要见到荤腥,尽管少点,但指出也不下五六两,平均来看,每天的开支数目要达到十四两左右。一个月下来就是四百两出头。虽然张越还不当回事,可他母亲张陈氏却是担心死了,每日都唉声叹气替他着急!
张越却是丝毫的不担心。自己乃是后世的大学生好吧,随便拿出点主意,在这个时代应当都是发财的大计。张越设计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制造马车、骡车,大明的大车基本是双轮中式平板双辕马车,包铁的木轮,使用双马(骡)或单马(骡),拉的数量不多不说,重心还不容易掌握,经常会发生翻车的事故。这点主要是由古代的恶劣路面造成的,但在大明朝,尤其是华北京畿的方圆,平坦的驿道四通八达,非常适合马车的行驶。所以张越的打算就是生产舒适、减震的欧式四轮马车供城市里的达官贵人们使用,而对于华北大地的陆路运输,他是打算生产客货两用的大型四轮平板车,采用双马或者是四马做运力。对于这种拉车的马匹,要求绝对不高,只是一般的挽马就足以胜任,估计官府只会鼓励,不会禁止的。这样,自己除了车辆厂外,还可以成立一个连锁的客货运输公司。同时,也为自己打造各式战车、偏厢车积累技术。
第二个项目,乃是一个缝纫制品厂。内分服装厂、车棚椅套厂、鞋袜厂、皮革加工厂等。专门就是针对女人们务工、挣钱的工厂。今后自己部队的衣被鞋袜、甚至铠甲战袍都有了着落了!
第三个项目就是开设香烟厂。烟草大约于明代嘉靖末至万历初经吕宋(菲律宾)传入台湾、福建,据传是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带入,初期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